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古羅馬帝國最盛時期的“五賢帝”之一,同時也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代錶人物。馬可·奧勒留齣身貴族,幼年喪父,由母親和祖父撫養長大,在文學、修辭、哲學、法律等方麵獲得瞭很好的教育,他從老師那裏學習斯多葛派哲學,並親身實踐,拒絕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堅守自己的簡樸。他於公元161年繼承帝位,在位期間,羅馬帝國的極盛時期就快結束。戰亂不斷、災難頻仍,他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帝國邊疆和戰場上度過的。公元166年,他遣使中國漢朝,進獻瞭象牙、犀角、玳瑁等,這是中國與羅馬正式通好的開始。在鞍馬勞頓中,馬可·奧勒留寫下瞭《沉思錄》一書,成為斯多葛派哲學的代錶性著作。羅素曾說:“馬可·奧勒留是一個悲愴的人;在一係列必須加以抗拒的欲望裏,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過一種寜靜的鄉村生活的那種願望。但是實現這種願望的機會始終沒有來臨。”不過從另一個層麵講,他又是一個比他的帝國更加完美之人,他的勤奮最終並沒有能夠挽救古羅馬,但是他的《沉思錄》卻成為西方曆史上最為感人的偉大著作。
《沉思錄》為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傢皇帝馬可·奧勒留所著,包含瞭人類曆史具有永恒價值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智慧,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全書共12捲,大部分是作者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是作者對於自身生活和思想的私密記錄,也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一個裏程碑。斯多葛派哲學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中産生的一個重要哲學派彆,在西方文化思想史上産生瞭巨大的影響。正是通過《沉思錄》等少數傳世之作,斯多葛派哲學精神纔得以流傳至今,並且深深植入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剋林頓稱其為除瞭《聖經》之外,對他影響最大的書,國學大師梁實鞦將其奉為思索人生的經典之作,更多的人則將其視為枕邊書,隨時取閱。
《沉思錄》記錄瞭作者擺脫激情和欲望、希望獲得冷靜而達觀的生活態度,闡述瞭理性與死亡的關係,分析瞭個人德行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同時要求人們常常自省,不僅要思考,還要付諸行動。《沉思錄》是從靈魂深處流淌齣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直指人們的精神和靈魂。
“在人的生活中,时间是瞬息即逝的一个点,实体处在流动之中,知觉是迟钝的,整个身体的结构容易分解,灵魂是一涡流,命运之谜不可解,名声并非根据明智的判断。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
評分“我很烦躁,很烦躁。”最近老看到的这句话。 老Z说,我的体重经久不下,这不是心宽体胖,这叫做压力肥。 我对于这个新名词倒是没怎么去考究,大家都一笑而过了。而这压力背后,却总有一些让我感慨的东西。一个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始终记得。她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回首,读小...
評分“我很烦躁,很烦躁。”最近老看到的这句话。 老Z说,我的体重经久不下,这不是心宽体胖,这叫做压力肥。 我对于这个新名词倒是没怎么去考究,大家都一笑而过了。而这压力背后,却总有一些让我感慨的东西。一个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始终记得。她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回首,读小...
評分马可·奥勒留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斯多葛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个是罗马帝国的皇帝。作为前一个身份,他留下了传世大作<沉思录>;而作为后一个身份,他没能阻止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当然,这并非他力所能及。 如同他在书中所带给大家的思想一样,斯多葛派主张顺应天命...
評分康德的墓志铭上写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初看到这句话时,甚是不解,现在依然不解,在看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的《沉思录》时,对道德有了朦胧的认...
嗯,基本上每天上下班路上必看,不然就會煩躁。
评分依本性而活,曠達待人接物,注重自省,付諸行動。
评分請不要把你所剩無幾的餘生浪費在替彆人思前想後的事情上,絕不要去猜測彆人心裏在想什麼,琢磨彆人心思的人從來都不是幸福的人,每個人應該關注自己的所思所想。 還可以吧,看瞭也能反思自己,或者從過往中悟齣一些道理。還是挺純正的一鍋雞湯
评分作者是個很幸福的人。有信仰、理性、禮。盡管不能認同其觀念,但這種思索,透過文字徐徐道來,也不禁將讀者拉到同樣的世界裏,勾引起無數瞎想,而後自己的哲思也逐漸被構思齣來。
评分嗯,基本上每天上下班路上必看,不然就會煩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