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景明,40后人。出生于昆明,1967年云南大学外语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79年移居香港,曾获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88年起主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工作,历时=十年,其闻参与多项大陆贫困地区的国际农业援助项目,并撰写农村社会研究文章。2007年夏退休,兼任该中心“民闻历史”收藏及相关网站工作。
此书既是人生历程的忆叙,也是对家族史的追溯。作者出生于昆明的书香门第之家,从童年、上学到赴军垦农场劳动、教书,在跨时代的岁月中成长,有着各种有趣的生活体验。她还描述了献身省城公用事业的父亲,卧病多年、性格达观坚强的母亲,个性、经历和婚恋各不相同的舅舅、姑姑、叔叔等家族成员的形象。命运的波折,生活的磨难,人世的沧桑,时代的巨变,都在书中得到了真切动人、生气淋漓的呈现。
最近看熊老师的这本书,从一个人、一个家庭看似琐碎的小事中看到那个时代和云南的发展变迁,从而看到中国的发展,每个人的命运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书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大意是“就是再艰难,都不要失去生活的自信力,往往最艰难之时就是转机之时。。。”,她不疾不徐,娓娓...
评分第一眼看到封面,最感慨的是那张照片,脑袋里老家的镜框中排列着众多女性长辈的身影记忆,除了相貌,几乎完全一样:一样的颜色,一样的姿态,一样的表情,一样的题字,只是相貌不同而已。那里面有姑姑、有婶婶、有大娘、有奶奶、有姥姥,还有和她们同一时代的朋友和亲人。这个...
评分在熊景明老师主持的民间历史网站首页,有这样一段话:“留下你见证的历史情节,也是在寻回人生的独特意义。每个人生活的细微末节,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她的新书《家在云之南》,也是对这种书写理念的一次践行。 《家在云之南》的叙述,是围绕上个世纪社会激变时期,昆明城中...
评分看了好几本类似这样的书,相比之下,比较喜欢这本和齐邦媛的巨流河,不同的是,这本大多是文革的,感慨很深。他们那一代人所经历的,是我完全不能想象的。从以前的历史课本上,从来都不知道,那个时段是那么的残酷与荒唐。。。。。
评分昨天写到闹钟响,方知道昔日起床时间,今天要变成睡觉时间了。朦胧中,听到电话响,言所购书到。上周订了三本书,朱自振、沈冬梅的《历代茶书集成》,方勇的《庄子》,以及熊景明的《家在云之南:忆双亲,记往事》。上个月,我无意中看林达写到一个文章,谈及昆明的熊大,里面...
去年在中文大学听秦晖的讲座,熊景明做主持~~也就这样认识了她~~从她前后鼻音不分的普通话中我听出她是昆明人~~在这本书中经常出现的昆明话,也让我颇感亲切~~她个人的经历也让我颇感唏嘘~~
评分又笑又喊睇完。熊老师的记忆力真劲。记忆变成文字的过程有什么变化了?
评分最喜欢的部分是林达的序,还有作者的母亲
评分回忆
评分第五章回忆文革颇细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