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勤
1980年代生於延安。2000年以後,開始跨文體寫作。2007年,通過東芝SD卡發行全球首部電子小說《五捲書》。2010年,齣版《現代派文學辭典》、編譯古印度聖詩《安陀迦頌》。
《辭典》集中討論寫作中涉及的每一個可能的詞匯,給齣一個完全意外的可能,刷新中國當下滯後的文學概念。每一個辭條的發生都會引齣一個場,一個亞中心,比如一個圓柱形的塔會形成一個中心對稱的力場。一幢楔形建築需要給它聚集的側嚮壓力一個穿過周圍空間的通行權。根據它的視覺重量及其矢量 的方嚮,它需要一定量的未被占據的空間,甚至一個詞語插入一個文本,都會形成前後的場,仿佛跳簷帶來的陰影影響瞭前後的詞語的意義,這是為什麼需要一個辭條和另一個辭條之間以空間(讓人暫停歇息思考流連忘返,並且給人標注和詮釋),這就是為什麼不是小說或散文一樣連續的段落。這樣一種辭條式地圖就應運而生,繪製者賈勤為我們展開的是一張有限但卻能與無限抗衡的大命相隨圖式。
——惡鳥評賈勤《辭典》
《現代派文學辭典》作者亦迷戀於“詞典學的追祭”,想澄清、甚至重申某種被作者觀念左右的文學意象。散亂的詞條經過韆錘百煉,真是莫名其妙。他立誌參與此種烏托邦式的辭典寫作,一心以為鴻鵠將至,不得已用“現代派”三字,是想錶明現代與傳統的關係仍在認證當中,這種關係是每一個曆史的現時階段對於過去文明的瓦解與重構。
对于一本辞典,我到底该说些什么呢?在写这篇评论之前,我迟疑了许久,以至于这份迟疑,使我几乎不能承担。在辞典面前,我从来保持着一种缄默,说任何的话,似乎都是多余。就好像一个演讲者,面对一群始终窃窃私语、不与他顾的听众,当你面对一本辞典,你发现你面对的是真实的...
評分《现代派文学辞典》:待解压的格式化命运 五行缺水 http://www.qh505.com/book/article.asp?id=857 重要的不是们,还是我。 ——《现代派文学辞典•I》 我已经说不清抚摸这本书的感觉了,柔软却坚硬,轻盈却厚重,掌握着,却随时可能逃离,慢慢的,会有一种很诡异的感...
評分我不能不联想到《解体概要》。《解体》是纯粹的断片,小标题的功能更多在于界隔,但全书又浑然一体,唯一的焦虑混沌却强烈,思考的脉路温热可触。我奇怪为什么《辞典》没有这种问题意识的连贯性和紧张感。难道不是因为《辞典》完全不是哲学写作么,它强烈问题意识全在修辞层面...
評分辞典小说的另类读法 姚伟/文 贾勤的《现代派文学辞典》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最自由的汉语小说。与其说是小说,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部散文集,一部个人心灵史,以及一部通俗偈语的汇编。这部作品在体例上给了阅读者最大的自由,各篇按照汉语字典...
評分如果把库切的三股叙述流运用到极限,即多股叙述流多到N股程度(N=辞典辞条数),那贾勤辞典就是极限叙述流的《凶年纪事》,只是实体书的限制,无法实现《凶年纪事》的三股叙述印书方式(书中从上到下分列三栏的"脚手架式"结构。三股叙述流分头而行,每一页都呈现层层相叠的模样...
請問您有自己的觀點嗎?除瞭引用還是引用。狀語什麼的,為什麼不注意一下。
评分艾駘的字母係統,在這裏見到瞭全貌。巴特筆下與柔軟的織物纏繞為一的女人體態。文字緻密而空洞,現代而抱樸。口吻很熟悉,暫時想不起是從何而來的既視感,偶爾會迴想起靈山中的片段。卡西爾之後的語言和概念,已經朝著深淵走去瞭。所以會有哈紮爾,會有米沃什,會有Ambrose Bierce。客體早已被冰冷地消解。
评分在我看來,就是對讀書、夢囈、索隱等劄記進行辭典式匯編,即使在最寬泛的意義上,也不能稱得上是“小說”。
评分辭典式小說是具有極大風險的,現代漢語的可能性就存在於這類風險之中。要在漢字中踏尋得某種私人趣味、視野及風尚,此真“如履薄冰”也。生死之事,在一綫之間。
评分每個人的詞語係統或許包含相似的詞語個體和總量,而詞語關聯的不同次序和位置必然造成不同的個人詞庫,世界由這語言碎片真正架構起來,完全理解他人和文本不可能達成。辭典應查詢而非閱讀,前者是點狀的,後者是綫性的,我仍閱讀這辭典,當然不寄望於得到一個世界輪廓,隻為遍曆這世界的構成節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