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莎墓园日记》是木心的小说选集。经过年近八十的作者手订,小说集删去了原来繁体字版《出猎》一小节,把“我”隐得更深,实际上是更耐人琢磨了。《美国喜剧》《一车十八人》《夏明珠》《两个小人在打架》《SOS》《完美的女友》《七日之粮》《芳芳NO.4》《魔轮》等,每一篇都在尝试新的视角,“从彼岸回来的人”,原来是这么了解人世的酸楚,生活没有“退息”,他对此岸洞若观火。
读木心的《芳芳》,只觉得是多血质与黏液质的对对碰。芳芳隐忍的热情遭遇了“我”冰镇式的凉薄,未必不是好事。其实,芳芳没有输,“我”也没有胜。 单看名字,“芳芳”二字热烈天真,活泼单纯,有很多无用的激情——苏菲玛索也演过一位芳芳,不过,西“芳”与东“芳”...
评分舍友一段时间之前看的木心这本书,评价是“老爷子真是老于世故”,又附了一句“厉害厉害”。我看了,叹了叹气,又有一种奇怪的心情舒畅。 以前读过文学回忆录,觉得就是文采好还有有见地,最近再读一遍发现用社科的语言解构木心的话就是一个社科理论。感觉好像常去一家菜馆吃饭...
评分 评分舍友一段时间之前看的木心这本书,评价是“老爷子真是老于世故”,又附了一句“厉害厉害”。我看了,叹了叹气,又有一种奇怪的心情舒畅。 以前读过文学回忆录,觉得就是文采好还有有见地,最近再读一遍发现用社科的语言解构木心的话就是一个社科理论。感觉好像常去一家菜馆吃饭...
评分在爱情上,以为凭一颗心就可以无往而不利,那完全错!形象的吸引力,惨酷得使人抢天呼地而只得默默无言。由德行,由哀诉,总之由非爱情的一切来使人给予怜悯、尊敬,进而讲怜悯尊敬挤压成为爱,这样的酒醉不了自己醉不了人,这样的酒酸而发苦,只能推开。也会落入推又推不开喝...
尤其喜欢《此岸的克里斯朵夫》、《夏明珠》、《第一个美国朋友》、《寿衣》篇目。
评分時隔四年,再一次讀木心的短篇集子,似曾相識,又彷彿初閱。好友說,木心的文字是看不夠的,看過也像是沒看過一樣,腦中記得的都是瑣碎的霎那感悟,再看總是會發現之前忽略的太多細節。不過相比散文,木心的小說容易不少,雖然仍糾纏於文字的雅緻和節奏感,典故和澀字少了許多,再加上刻意的轉折,更加文從字順。故人故事那幾篇,倒讓我想起了白先勇,爲人處世的氣節風度,那個時候,都是相似的。
评分木心的短篇小说。阅读间不断觉得望见了白先勇的影子 却又远比白来得更热中带冷 处处闪烁俏皮的智慧。<此岸的克利斯朵夫>是木心风格的<树犹如此>。两人 真真假假 必是透露 各有各的性格 倏忽就一生已过。
评分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写出如木心般的文字:精通圆融,畅澈无碍,落笔之处无不是贵族之气,不局促,不窄隘,毫无伧俗之感,丰厚润泽,倨傲却无痕。
评分本书是木心先生极为精彩的小说集,部分小说带有自传性质,部分历史小说精致隽永,风格如人格,淡雅犀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