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里的黑豹

地下室里的黑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摩司·奥兹是以色列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当今希伯来语作家中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一位。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2岁那年母亲自杀,直接把他推向了写作道路。父亲懂十几种语言,却只教他希伯来文。奥兹只用希伯来文写作,主要作品有《一样的海》、《我的米海尔》、《爱与黑暗的故事》、《地下室里的黑豹》等。他擅长破解家庭生活之谜,家庭悲剧和夫妻情感其作品常见的主题。他的作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共鸣,多次获大奖,其中包括1998年以色列建国50周年之际颁发的以色列国家奖、法国的“费米娜奖”、欧洲颇负盛名的“歌德文化奖”、西语界最有影响力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等。此外,奥兹还是一位受人敬重的政治评论家,热情呼吁阿以和平。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出品人:
页数:199
译者:钟志清
出版时间:2012-6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15409
丛书系列:阿摩司·奥兹作品
图书标签:
  • 阿摩司·奥兹 
  • 以色列 
  • 小说 
  • 外国文学 
  • 以色列文学 
  • 地下室里的黑豹 
  • Amos_Oz 
  • 奥兹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地下室里的黑豹》是一部记忆小说,据奥兹本人称,它像一座仓库,囊括了自己所有的作品主题。该书以作家的童年经历为基础,融进了丰富的文学想象,用形象的笔法展现了作家对于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使命与道义、民族情感与人道主义准则等充满悖论色彩的问题的睿智思考。

故事发生在1947年夏天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的最后阶段,以色列建国前夕。12岁的普罗菲是个敏感的男孩,总希望驻扎在以色列的英国军队能早点撤离,常和小伙伴们想办法把英军吓走。一天,普罗菲因为违反宵禁而被英国士兵邓洛普抓到,他没有处罚这个男孩,只是将他护送回家。军士和小男孩之间就此建立了友谊。邓洛普军士教普罗菲学习英文,并念他最爱的圣经诗篇给他听,而普罗菲则教邓洛普一些希伯来文。但是英军和地下犹太反抗军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让两人的友谊有了越来越多的变数。普罗菲更因此被小伙伴们冠以“叛徒”的罪名。这段友谊究竟会如何改变普罗菲的一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摘自:北青网  我这么猜测,《地下室里的黑豹》里所描述的故事,大概是基于奥兹两段人生经验的叠加:一段是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童年记忆,另一段是七十年代投入阿以和解运动之后,被以色列右翼分子斥为“叛国者”之后生发的感触。往昔,是形而下生活里的虚实交错;当下,是...

评分

如果在广大读者群中做一个调查,要给阿摩司·奥兹添加若干个描述,也即是标签化,那么根据现下的评价,我觉得最多的字眼非“治愈、温情、爱、战争、犹太人”之类的词汇莫属,标签化是一个风格化的过程,对于普通人来说,被标签化通常意味着被拘泥化,然而对于一个作家来...  

评分

摘自:北青网  我这么猜测,《地下室里的黑豹》里所描述的故事,大概是基于奥兹两段人生经验的叠加:一段是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童年记忆,另一段是七十年代投入阿以和解运动之后,被以色列右翼分子斥为“叛国者”之后生发的感触。往昔,是形而下生活里的虚实交错;当下,是...

评分

1994年,主张巴以和平的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因攻击犹太定居点的极端主义分子,被右翼人士称作叛徒。同一年,他写作小说《地下室里的黑豹》,开篇即说,“在我一生中,有许多次被人叫做叛徒。”显然,“叛徒”的暗影缠绕着阿摩司•奥兹,以至他深入思考个体身份与民族...  

评分

“此时,丛林里空无一人。最高指挥官消失了,天快要黑了,宵禁就要开始。我不要回家。我要进山,做山中少年。一个人在那里生活。永永远远。没有归属。因此不会有叛变。任何有归属者都会有叛变。” 普罗菲在霍姆组织对他的审判后道出这样的内心独白。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怎样的...  

用户评价

评分

2015.02.07购于汉阳物外书店。作家在哪里,哪里便是世界。这个世界上可曾有不卑鄙的背叛?你爱敌人,爱敌人比泄密还要糟糕,比出卖战斗者还要糟糕,比告发还要糟糕,比卖给他们武器还要糟糕,甚至比站到他们那一边,替他们打仗还要糟糕。爱敌人乃叛变之最。

评分

犹太孩童拥有如此多早熟的想法、密集的典故与非人的话语表述真让人吃惊。访谈中奥兹说:描写你身边的世界。世界不是相互独立的孤岛,而是连结着的汪洋,被成人世界浸染后模糊的事物放置在童年视角观察时显得愈发明晰,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再加上篇幅不长,更似有一种卡尔维诺的轻盈。

评分

佳作。“它来自黑暗,稍作徘徊,又回归黑暗。”黑暗与黑暗之间,是无数不可揣度的灰色地带,这不仅反映在小说的写法上,思想上同样如此。十二岁少年眼中的“抵抗战士”与日常生活细节的脱节,大义凛然的伟光正与细民柴米油盐间的罅隙,“我方”与“敌方”的模糊界限,尤其是,“我”对中年腼腆迷糊善良的“敌方”警察大叔忍不住想上前搀一把递一口水的隐匿心曲,曲折地说明情感远比抽象的主义、概念,重要得多。对主义和概念的拥趸来说,“爱敌人比泄密、出卖、告发、卖给他们武器、站在他们那边、替他们打仗还要糟糕。爱敌人乃叛变之最。”而对奥兹来说,爱敌人是共情与和解的开端。

评分

4- 奥兹写小孩视角,又见半自传体,身陷父母对立的诠释比照敌友与人言的混战,顽固的困惑和信念都真实可触。其中 {爸爸的书房}这一节可单独取出满足书虫的痴好。而对照电影你会发现,美国佬们的剧本改得多么势利和庸俗。

评分

好看的!“如果叛变的标志是感到酸,就像你嚼柠檬皮或肥皂,或粉笔在黑板上吱吱作响的感觉,那么在这个瞬间,我已经有点叛变了。不过我并不否认,也有某种窃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