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维毅,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籍贯江苏,长于北京,“老三届”初中生,1980年考取研究生,1988年赴德留学,1992年在柏林工大获博士学位,其后开始了“工——商——文”三级跳,其发表作品多涉及中德间的文化互动。本书即是作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采访许多“二战”老兵,查询大量的“二战”史书、档案和资料,完成此书。
◎内容简介
本书展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知识领域,其中包括德军的新兵生活、德国战俘经历、战地家信和家属寻亲、女性在战争中的命运、国际法对德军战时行为的影响、德军对游击战争的质疑和对策、战争难民的逃亡境遇、德国老兵的反思和反战立场。作品中不仅包含了对德国历史罪责的思考,也揭示了英、美空军屠杀平民的“面积轰炸”、美军的有计划的大面积虐俘、苏军在反攻时的群体掠夺和强奸行为。作者以40万字大手笔的真实访谈录,300幅视角独特、极具冲击力的战争图片构筑出一部罕见的全面反思“二战”的反战类纪实文学作品。
我坚持直到看完最后一行字再写读后感,尽管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冲动,首先被该书的作者所感动,中国一位留德工科博士朱维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接触和采访了很多“二战”时期的老兵,查阅了大量的“二战”时期史书资料、档案等才完成此书。精神实在是难得。其次被...
评分https://www.yooread.net/5/173/3609_3.html 图中文段 摘自寻访二战德国兵 第十二章胜利者的丑闻 2000年4月(请注意这个日期),两位历史学家就此在德国现代历史学院的季刊Vierteljahreshefte für Zeitgeschichte上,发表了题为《斯大林的纵火者训令,一份伪造的文件》的文章...
评分在豆瓣上看到过一片文章,说意大利军队在二战期间“二”得不行,在本书中也有表现,1945年一个营往德国回撤的时候经过意大利一个小城,两个老兵潜入城内找到了一个当地的居民来带路进城,问他城内驻扎的是哪国的军队,居民说城内的是意大利的军队,德军急于撤退当晚500多人...
评分连夜看完,感慨万千,明明沉重,却还笑了几次(比如窝棚架,找到了你也笑笑)。 读后感:1、希特勒另有做为,人气高故能发动战争,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2、原来苏联红军也另有作为,兽行。3、德国必然崛起成为大国且受人尊敬,日本拉倒吧! 副作用:偶想去德国看看。...
评分按照《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的陆军被压缩成为10万人,海军只允许有1.5万人存在,各种舰艇的总数只能有36艘,而对空军则完全禁止存在。坦克车、装甲车、潜艇一律不允许生产。这样的军力就连平息一场国内的大范围武装骚乱都很困难,真正意义上的国防就更无从谈起了。除...
战前带来的是欢欣鼓舞的狂热,战时带来的是暗不见底的毁灭,战后带来的是看清人性的镜子。但战争终将存在,并一直存在下去,因为人性。
评分其中对比德日两国的态度是夹杂的私货。
评分宏大的历史往往留给人平静的回忆和叙述,对于战争,我一直坚信未曾亲历的人永远没有发言权,但我们却永远肩负不再让其重现的义务
评分即使我们全部战死 德意志仍将存在!普鲁士不朽 德意志万岁!
评分斯拉夫牲口就该全部被消灭,不配做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