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斯皮格曼
他吸烟成瘾、秃头、戴眼镜、才华洋溢,是一个典型的“纽约客”。目前,他是《纽约客》杂志的供稿编辑和美工,是著名的先锋派漫画和图片杂志《Raw》的共同发起人和编辑。他的绘画和版画在曾国内外的博物馆和画廊展出过。
目前,阿特.斯皮格曼住在纽约市,妻子叫弗朗索瓦丝·穆里,两个孩子分别叫纳佳和达希尔。他近年来的力作是描述“911事件”的《在没有双塔的阴影下》(in the shadow of No Towers),并“终于将其个人历史与连环漫画的历史在新作中合二为一”
史上惟一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漫画作品
当记忆陈旧的阀门被打开,显露的,仍是无法直面的黑暗…
中年漫画作家斯皮格曼生于二战后的美国,尽管声名显赫,却有着不为人道的沉郁往事。他被当做母亲自杀的罪魁,是永远超不过已故兄长的失败小弟,他和不近情理的父亲之间的隔膜犹如坚冰。然而在一个下午,父亲终于将紧锁多年的回忆敞开。就这样,我们随同老斯皮格曼跨越整个三四十年代,去经历追捕、逃亡、隔都、集中营……还有,人性的变迁。这不是一个人的经历,甚至也不是整个犹太民族的命运,而是全人类的伤。在无可抵抗的强权面前,人要么选择死亡,要么毁灭生活。
阿特·斯皮格曼,美国最深刻的漫画作家,独特的粗粝画风及冷凝的语言,使之成为先锋派漫画的代表,耗时八年完成的《鼠族》是其最富盛名的作品,并于1992年获普利策奖。这是一场无声的胜利,木版画般的黑白画面,吝于修辞的冷静语气,却塑造出最震撼人心的感动。
1986年和1991年,《鼠族》上下册出版,这部作品讲述了阿特父母从纳粹大屠杀中逃生的真实经历。作品极尽震撼地描述了一段真实的悲惨历史:作者身为波兰犹太人的父母在纳粹德国统治波兰期间,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和想尽办法逃生的悲惨经历,揭露了纳粹大屠杀的罪行。扣人心弦的故事,围绕阿特和他父亲令人神伤的关系展开。漫画笔触朴实,没有任何刻意营造的效果,但人物的心理纤毫毕现。语言平和、冷静,节奏张弛有度,然而这种回首过去的沧桑感却令人不寒而栗。图画中蕴含着强大的叙事潜力,意味深长,犹太人被描画成鼠,而德国人(纳粹)和波兰人则被描画成猫和猪,以拟人化动物为主角来表现沉重历史题材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种用通俗的漫画形式表现沉重战争主题的独特风格使《鼠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迄今为止,这部漫画在美国的销售量已达1800万本。
1992年,漫画小说《鼠族》获普利策大奖,从而大大提高了连环漫画在公众视野中的地位,他本人也成为备受人们赞赏的尊敬的作家、艺术家。《鼠族》给作者带来的荣誉还有:古根海姆研究员基金,全国书评家提名奖。
自由!——《鼠》书评,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政治评论(下) 配图版:http://bigidiot.blogbus.com/logs/63977022.html 4. 《鼠》与政治评论 后现代文学作品如何和政治发生联系?《鼠》是绝佳范例。 首先,《鼠》是历史政治体裁的作品,直接拿来做案例研究,未尝不可。老弗拉德克(...
评分配图版:http://bigidiot.blogbus.com/logs/63799863.html 1.前言 让我们回到1992年的美国“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 没错,就是被暗杀的那个肯尼迪曾获过的新闻奖。 虽然普利策奖早不局限在新闻领域,而已是横跨新闻、文学、音乐领域的综合大赏,可这年获奖结果还是让...
评分我不打算这样介绍它:这是一本表现了“犹太民族在二战期间的悲惨遭遇”的优秀漫画——这也许会让你肃然起敬,同时敬而远之。世界上的苦难已经太多,人类本能地趋利避害,一段沉重冗长的苦难史,并不具有题材上的优越性。 除非它与自己息息相关。 漫画家阿特·斯皮格曼和父亲...
评分活生生的事实,血淋淋的画面,本书能够成为史上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漫画作品,名不虚传
评分把犹太人画得很惟妙惟肖
评分活生生的事实,血淋淋的画面,本书能够成为史上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漫画作品,名不虚传
评分以儿子(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待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父亲,从而回到战争年代的故事。年轻时纳粹时期求生欲极强很会打通关系的犹太父亲,与老年书现代社会中守财奴并且人际关系一团糟的并且还歧视黑人的父亲,交叉对比,深入了解战争给人留下的阴影,从一个年轻犹太人的想知道“为什么父亲这么讨厌(我)”的角度来讲故事,显得不那么沉重而且思考的角度更加新颖,过程也非常生动,用简笔画的方式直观的表达模糊的记忆,在沉重的氛围下讲述了很多有趣的不被人关注的生活细节,。父亲在回忆中塑造了一个“英雄”般的生还者,可生者却始终活在死者的阴影中。很好看。
评分以儿子(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待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父亲,从而回到战争年代的故事。年轻时纳粹时期求生欲极强很会打通关系的犹太父亲,与老年书现代社会中守财奴并且人际关系一团糟的并且还歧视黑人的父亲,交叉对比,深入了解战争给人留下的阴影,从一个年轻犹太人的想知道“为什么父亲这么讨厌(我)”的角度来讲故事,显得不那么沉重而且思考的角度更加新颖,过程也非常生动,用简笔画的方式直观的表达模糊的记忆,在沉重的氛围下讲述了很多有趣的不被人关注的生活细节,。父亲在回忆中塑造了一个“英雄”般的生还者,可生者却始终活在死者的阴影中。很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