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女士因性迷惘和性饥渴而患上歇斯底里症,经常出现幻觉,甚至白日梦。精神病专家弗洛伊德由此判定,安娜女士的梦是通往其潜意识的大门,梦里所做的一切都是愿望的满足,她渴望回到最初的白色旅馆---那个想象中的安全避难所。
“我是谁?”俄狄浦斯的问题千百年来在人类王国里回荡。在安娜女士寻找迷失了自我的旅途中,弗洛伊德是向导。
D.M.托马斯阅读弗洛伊德与荣格的通信时产生灵感,暇想师徒两人如何分道扬镳,先写出一首题为《维也纳、苏黎世、康斯坦茨湖》的小诗,后又繁衍为小说《白色旅馆》。安娜•丽莎的原型是弗洛伊德的弟子欧内斯特•琼斯在弗洛伊德传记中提到的一位女病人,弗洛伊德曾为她做精神分析,并从她口中知悉她与自己儿子有过一段恋情。
小说旨在通过书写安娜的人生际遇,来探讨生命的价值与痛感,探讨人生的“荒谬”与“命运”,或者是“荒谬的命运”,一种萦绕每一个思索着的灵魂、不可逾越的荒谬。
D.M.托马斯(1935- ),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翻译家,迄今共著有九部长篇小说。《白色旅馆》是其代表作,出版当年即获布克奖提名,作者也因此蜚声国际文坛,成为英国一位重量级作家。
《白色旅馆》集历史、幻想、病历、诗歌为一体,运用了叹为观止的叙述技巧和精深独到的思辨方法,是一部极具后现代风格和不朽情感力量的现当代文学经典。
一直以来,我就觉得应该有这样的小说产生,那就是这部小说没有情节,但可以象一首动人心扉的曲子,或者象毕加索的一幅画,因为只有这样的小说,才能准确地反映人的内心深处那动荡的世界。这样的小说也许已经很多,不过,如果我没有看错D.M.托马斯的《白色旅馆》应该是其中杰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语言好松,什么翻译……
评分垃圾箱
评分就是一本黄书,不太喜欢过分直白的构思...
评分《白色旅馆》再一次告诉我们,完美的叙事结构会对小说读者产生多么大的震撼。“既视感”作为主轴贯穿全篇,梦境、幻觉与回忆自由游曳。丽莎有着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却终生困扰在被纳粹枪杀的幻境中,就连弗洛伊德最终也被时间所埋没。他留下了自己的文字;而她,留下了自己对未来的预觉与痛感。4.7
评分文本丰富,可惜作者水平太一般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