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业文化史论.第3卷 中西商业文化大碰撞

中华商业文化史论.第3卷 中西商业文化大碰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经济
作者:房秀文//林锋
出品人:
页数:250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3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179850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东亚研究
  • 中华商业文化史
  • 中西商业文化
  • 商业文明
  • 历史碰撞
  • 文化交流
  • 贸易发展
  • 中国商业
  • 西方商业
  • 文化冲突
  • 经济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商业文化史论(第3卷):中西商业文化大碰撞》内容简介:中华商业文化也有着悠久而又丰富的光辉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自由经济时期,商族部落人王亥,就驯化了牛,赶着牛车,从事专门贸易,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专用称谓——“商业”和“商人”;齐国名相管仲提出“以商兴国”的思想,使商业进入了最高的政治;老子的弟子计然,运用道家思想揭示商业的发展规律,成为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商学理论家、思想家;著名商圣范蠡,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将经商提升为社会事业,成为中国第一个“经营之神”。

编辑推荐

《中华商业文化史论(第3卷):中西商业文化大碰撞》: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特别推荐,中国首部商业文化专著,世界华商首部商学宝典。

序言

我接到《中华商业文化史论》这部书的样书后,说实在话,几经翻阅,虽未及细读静思,但心却不时的被震撼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数以百计的事件和人物,大部分进行换角度重新评说,并站在时代发展高度,给予较为详尽的观点和论述,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当前,中华民族正在进行着一场由全体国人参与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要使这场伟大的实践获得伟大的成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商业文化体系作为指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我们在这方面显得极其的薄弱和不足。追寻中华商业之源,扬弃民族传统商道,创立崭新商业文化,应该讲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情。由房秀文、林锋同志撰著的这部《中华商业文化史论》,虽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她毕竟己开辟了这方面的先河。

其实,中华商业文化也有着悠久而又丰富的光辉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自由经济时期,商族部落人王亥,就驯化了牛,赶着牛车,从事专门贸易,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专用称谓——“商业”和“商人”;齐国名相管仲提出“以商兴国”的思想,使商业进入了最高的政治;老子的弟子计然,运用道家思想揭示商业的发展规律,成为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商学理论家、思想家;著名商圣范蠡,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将经商提升为社会事业,成为中国第一个“经营之神”。

文摘

这一变化,是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这一革命主要得益于商业发展,因此,又被习惯上称为“商业革命”。

这一商业革命,实际上肇始于大航海时代。

没有人能够想象,来自农耕国度的中国一枚小小的指南针,最终改变了整个西方的历史。商业文化从岛屿走向广阔的大海,蜕变成了“海洋文化”。

大航海时代,在中国昙花一现,除了宣扬了明成祖朱棣的个人皇威和从各个国家给皇室带回来稀奇古怪的商品,可以说没有起到任何的实际性作用。相反,其对整个西方,却由此而开启了一个“大贸易时代”。

在此之前,中国向海外简单地输出丝绸和茶叶、瓷器,西方向中国单向输出金银,如今,却变成了国外大量商品,如可可、咖啡、颜料、香料、食物等,一股脑地涌人中国。由于西方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一系列突破,随之而来,产生了全新的商品——完全工业化的、大批量机器生产的产品,如机械化生产的纺织品……这些新型的、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商品”,一旦投放到国际贸易中,就刺激和形成了一个个崭新的“大市场”。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不断地革新技术和机器,因此,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这种纯粹为了获取利润而进行的金钱投入,被称为“资本”。

那么,“资本”从哪里来?

资本的获得,必须依靠商业的展开这种古老而原始的“逐利”活动。商业活动产生利润,利润从全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毛皮交易、奴隶贸易,包括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不断地从各地为国内的“资本”输血。

东印度公司,是一头典型的商业“怪兽”,先后在两年间成立的英国与荷兰公司,都以市场扩张和攫取利润作为主要目标,而荷兰更是后来居上,不但获得了政府支持,更拥有了自己组建的军队,决定是否开战等近似于“外交”的权力,已经完全成为一个殖民扩张的“工具”。英国公司后来也具有了同样的权力,两个公司都从最初的商人与政府联合出资,变成了政府的“赚钱机器”与“扩张利刃”。

和中国一样,印度也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国家,但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印度的商业文化又远比中国发达。例如,大量出口的香料、纺织品、颜料、油性作物、大麻,促成了贸易中心如孟加拉的出现。贸易中心很快聚集了大量商人,这些人在一个腐败的、无能的政府下面被统治,自然不会甘心,结果就和一些拥有军事权力的将军联合,在与英国人的作战中不战而降。就这样,英国人以近乎戏剧性的方式控制了印度,拥有了一个可以收税、贸易、接受当地官员“孝顺”的殖民地,以此为据点,疯狂地聚敛财富。

当在印度站稳了脚跟以后,英国人迫不及待地要在比印度更大的中国这个“大市场”中寻找“甜头”。

1637年,英国商船第一次来到中国广州,可是他们却没有预计到自己会在广州遭遇怎样的“尴尬”:自以为擅长经商的他们,载着满满的一船毛纺织品、印度棉花和檀香等,一件都没有卖出去;而为了购买中国输英的主要商品如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等,他们却一下子抛出了八万两白银。

面对这么一个庞大的、吸引人的市场,却没有任何一件商品能够从遍地黄金的中国赚到一分利润。以头脑精明而自负的英国人,自然不甘心。于是,经过悉心研究,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宗大“商品”——鸦片。

作者简介

房秀文,笔名茂田,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生于河南开封,祖籍山东枣庄。原济南军区宣传部宣传处处长,著名新闻工作者,先后采访过数百位中央和军队领导人、地方官员和著名企业家及全军和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作品《人们崇尚这颗星》曾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995年,他主动要求退役,转战商海,先后创办多家企业,取得骄人成果。从2004年起,他结合自己从商多年的实践,潜心进行新型商业文化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是我国新华商文化的奠基人。与此同时,他还完成了对兵商文化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是我国兵商文化第一人,代表作品有:《兵商如铁》《兵商似锦》《兵商若水》《在规则中前行》《农产品出口宝典》《追回的脚印》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封建经济的大门
4/第一节 农耕文化在海洋文化的击打中节节败退
13/第二节 资本掠夺与文化输入同时并举
22/第三节 中国成为多种经济和多种文化的合璧体
第二章 多元复合经济时期中西商业文化的剧烈碰撞
40/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中西商业文化碰撞
48/第二节 维新运动与中西商业文化碰撞
55/第三节 辛亥革命与中西商业文化碰撞
60/第四节 五四运动与中西商业文化碰撞
第三章 合璧商业文化
68/第一节 “醒商”——唤醒了中国人沉睡的商业意识
73/第二节 “医商”——找到了传统商业文化顽疾的良方
75/第三节 “曦商”——打开了向海外突围的缺口
第四章 合璧商业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81/第一节 郑观应——以大商业观启蒙新时代的第一人
90/第二节 张之洞——倡导实业革命,实验产业化的先驱者
99/第三节 盛宣怀——一手算盘,一手官印的官僚企业家
107/第四节 张謇——开“学而优则商”先河的状元企业家
116/第五节 王炽——以义聚财,兼济天下的南国钱王
124/第六节 荣氏家族——商人本色,华商第一财团的世纪风云
132/第七节 李嘉诚——诚实守信,勤奋吃苦的一代领袖
141/第八节 包玉刚——高瞻远瞩,搏击风浪的海上之王
150/第九节 霍英东——白手起家,历尽沧桑的人生传奇
162/第十节 王永庆——勤俭持家,顺势而动的经营之神
169/第十一节 陈嘉庚——赤子情怀,利国利民的商之大者
第五章 合璧商业文化的特点
182/第一节 合璧商业文化,是蜕变的商业文化
189/第二节 合璧商业文化,是融合的商业文化
194/第三节 合璧商业文化,是被动的商业文化
200/第四节 合璧商业文化,是脆弱的商业文化
203/第五节 合璧商业文化,是拓展的商业文化
206/第六节 合璧商业文化,是过渡的商业文化
第六章 合璧商业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212/第一节 加速了中西商业文化的融合
221/第二节 促进了传统商业文化的蜕化
229/第三节 为现代商业发展提供了指导
第七章 从海外侨商军团的兴起看中西商业文化的交融
237/第一节 海外侨商军团的兴起,开辟了中国商业的新舞台
242/第二节 海外侨商军团的兴起,是传统商业蜕变的转折点
245/第三节 海外侨商文化,乃中西商业文化交融的畸形儿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