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思,“蚁族”概念提出者,“蚁族”研究第一人,现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2007年,带领课题组开始从事“蚁族”群体研究。2009年,主编《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将“蚁族”现象带入公众视野,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持续探讨。三年来,撰写的有关“蚁族”问题的研究报告多次获得中央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2009年,《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问世,“蚁族”这个庞大的城市沉默群体,作为中国社会中的一极,正式登上中国的话语舞台。时隔一年后,廉思及其团队再度推出《蚁族Ⅱ——谁的时代》。在书中,与“蚁族”或多或少有着关系的人们相遇,他们中有城二代和村二代,有坚守阵地者和四处漂泊者,有外企白领和私企小工,有花甲教授和九零后学生。他们对话、写信、反思、回望,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展开思考,对当今的大时代进行探讨。同时,团队课题组继续深入聚居村,将调研范围延伸至全国,出炉了有史以来第一部“蚁族”全国调查报告——2010中国“蚁族”生存报告。时代高唱着进行曲,将一些人献给他们的观众,将另一些人推往幕后。政府、媒体、公众;政治、经济、文化,都充当着舞台调度。多少事物崛起,多少事物消失。但梦想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时间而褪色,反而会历久弥珍。
有一种奋斗叫“蚁族”
有一种坚韧叫“蚁族”
有一种精神叫“蚁族”
让我们透过本书的文字和图片,去感受这个时代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与沉重……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以“成功”衡量一切的社会,甚至连衡量的标准也被简化为笼统的物质符号。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读者能看到另外一种精彩的人生。我们的英雄不该只有马云、丁磊、李宇春,我们不该只用金钱、权力和名望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在我们的世界里,还可能有另外一种人生、另外一种选择。就像本书中这些人物,经历艰难世事却不沮丧、不绝望,依然奋斗乐观、追求梦想。他们的自信和坚毅,是一代青年的核心价值;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当09年第一次看到《蚁族》这本书时,我就预料到它必将成为社会热议,只因其反映了我们社会的真实一面。果不其然,“蚁族”一词在诞生后迅速走红,引起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自己也入选2009年度流行词之列。如今,《蚁族2》已经上架,相信这次不会再出现缺货的情况了吧~我也在第...
评分自己不算是蚁族,但是离这一族群仅差一步,这事首先感谢堂哥,感谢母校,感谢老爸的亲力支持。做为一个大专毕业生,祖辈自明朝就在那小乡村种田,现在想想要不是当初的选择,现在我恐怕真的在做着蚁族看蚁族了。 还是在安保期间,今天一口气读了蚁族、蚁族二和萨苏写的他日本老...
评分这是一本点到痛处的书,就好比人们常说的“蛇打七寸”一样,这是人的七寸,无论是成功的人还是正在努力去走向成功的人,大多都有感怀,即便有人已经享受在城市生活中,而上述到三代,于中国而言,城市的地域还很小,大多祖辈都出身农民,大多的人都吃过苦,很容易引起人们...
评分文/左页 “我们找工作,一般都是自己瞎撞,没有人指引,找到一份工作也不知道能干多久,说不定哪天会离开这个城市”,说这些话的是北京“蚁族”,来自黑龙江绥化市庆安县的宋永亮。2008年,宋永亮从黑龙江黑河学院俄语专业本科毕业后决心来北京发展。来北京之后,他做过导游,...
评分【有钱人】 剥去北京人、有钱人、有权人身上的马甲,露出的都是西瓜帽、大马褂的地主装扮,看着大街上豪车漂移,就仿佛看到昨日那些遛鸟斗蟋蟀的纨绔子弟,而一成不变的是,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依旧布衣裹身,家徒四壁。 我想起曾经的一位房东,她周身散发出本地人的天然优...
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还需一些制度性的改变,但这些,没人提
评分感觉把蚁族这个词太夸大了,,,前面还好对比分析,,后面感觉就是在说蚁族这个词被很多人知道,就像为发明蚁族这词的人自己打广告一样,,,如果就说蚁族应该是就反应他们的生活状况,,时代背景,造成的原因,重点应该是这个吧!
评分拒绝炒作,拒绝没有学术良心的学者。
评分内容杂得令人咋舌。
评分拒绝炒作,拒绝没有学术良心的学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