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姬·欧法洛:1972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科尔伦,她是英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处女作《你走了以后》获得英国《卫报》“25年来最佳小说”,是英国最大连锁书店“水石”(Warterstones)评选出的“影响未来25年的25位作家”之一。
玛姬的作品多涉及家庭关系、家族秘密及个 人情感,探讨不可违逆的意外与灾难对家庭的影响,她的笔法细巧而充满热情,擅于以层层剥茧的手法将一个寻常的故事写得鲜活动人。如此浓烈的风格,在她2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你走了以后》,即以强大的渲染力虐获广大读者群。这部作品不仅创下耀眼的销售佳绩,为她夺下2002年由作家协会颁发的“贝蒂特拉斯克奖”,而后更在2006年入选《卫报》“英国25年来最佳小说”。
“在那段繁花似锦的爱情里,我们终究沒想过会有花落的一天。花落的时候,你说,谁都可以沒有谁。是的,谁都可以沒有谁;只是,沒有了你的我,终究再也快乐不起来。”
这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
深秋的一天,伦敦已是寒气逼人,爱丽丝踏上了回苏格兰的火车。和两个姐姐在爱丁堡碰头后,却在休息室里看到让她惊恐不已的场景。她随后慌张地跳上回伦敦的火车,当天下午,正要到马路对面的杂货店时,爱丽丝眼前不断出现之前在火车站看到的场景,她下意识地踏入了来往的车流中……
昏迷中的爱丽丝,沉浮于过去的记忆里,她的双亲,她深爱的祖母,她的两个亲姐妹,还有一生的挚爱——约翰。
约翰离开了,爱丽丝的生命似乎也随之凋零。虽然他们一起战胜了家庭的阻挠、种族的鸿沟,却敌不过死神残酷的考验!于是爱丽丝选择封闭自己,在无尽的思念之中独活。然而,那天在车站看到的骇人情景,轻易毁灭了她仅存的坚强……
一开始看感觉乱乱的 跳跃性很大,有点摸不着头脑. 慢慢的就明白了. 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 一个女孩的一生 不太幸福的青春, 刚刚收获到挚爱,又必须马上永远失去, 然后崩溃, 加上是私生子的悲剧事实. 就是一个悲剧, 看情节其实觉得和很多悲剧一样, 可是细看,中间还夹杂着种族宗教的...
评分今冬,低温的时节来的稍晚,入冬以后却出奇的冷。仿佛把前几年积攒的冷气一下子凝结到了2012年这个印加神话寓言的前期。一切真的将毁灭吗?不得而知,比起那些将末世当做谈资的人们来说,我显得十分平静。在这个百无聊赖的冬季,潜藏着执拗、叛逆的我邂逅玛姬•欧法洛,浅尝...
评分很喜欢的小说风格与写作手法。 大概有六七年没有写书评了,尤其上学的最后三年一直都扎在理论书堆里。最近一年有了读小说的机会,却发现书市上充斥着各种不认识的85后及90后作家,对于一个大龄女青年,断层了三年后,却发现不知何去何从。 《你走以后》这本书,从楔子开始就...
评分玛姬·欧法洛,看过她的《消失的艾斯蜜》还有这本《你走以后》,喜欢复杂故事线索、交错爱情、家族世代纠结伦理的人,一定会喜欢这个女作家。欧法洛在我看来就是英国的严歌苓,这两个女人都喜欢描述庞大的家族背景,特别是女性家族,《你走以后》中除了爱丽丝痛彻心扉的爱情...
评分失去了才会珍惜,这句话有时只是一句安慰或是一种借口,世上没有永存的在世的完美,当你失去了,放在心里了,也许这也是一种永存的爱吧,有那么一点伤感,可这才是令人心痛的完美,放下一切,叹口气,笑一笑,曾经拥有过的美好,只像梦一样记在心里,也是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力量!!
T_T
评分T_T
评分出着书名去看的~~尽管有些失望,因为小说虽然描写的尽是痛失爱人之前的事情,但失去之后的心情还是描绘得很真实。本来,失去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能够让人能够轻易坚强和振作起来的~~最后爱丽丝最终没能醒来,也原谅她的行径。
评分失望。 难看啊 只看了快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没有谁说的那么感人。乱。杂。
评分beautiful,gentle,sorrow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