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姬·欧法洛:1972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科尔伦,她是英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处女作《你走了以后》获得英国《卫报》“25年来最佳小说”,是英国最大连锁书店“水石”(Warterstones)评选出的“影响未来25年的25位作家”之一。
玛姬的作品多涉及家庭关系、家族秘密及个 人情感,探讨不可违逆的意外与灾难对家庭的影响,她的笔法细巧而充满热情,擅于以层层剥茧的手法将一个寻常的故事写得鲜活动人。如此浓烈的风格,在她2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你走了以后》,即以强大的渲染力虐获广大读者群。这部作品不仅创下耀眼的销售佳绩,为她夺下2002年由作家协会颁发的“贝蒂特拉斯克奖”,而后更在2006年入选《卫报》“英国25年来最佳小说”。
“在那段繁花似锦的爱情里,我们终究沒想过会有花落的一天。花落的时候,你说,谁都可以沒有谁。是的,谁都可以沒有谁;只是,沒有了你的我,终究再也快乐不起来。”
这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
深秋的一天,伦敦已是寒气逼人,爱丽丝踏上了回苏格兰的火车。和两个姐姐在爱丁堡碰头后,却在休息室里看到让她惊恐不已的场景。她随后慌张地跳上回伦敦的火车,当天下午,正要到马路对面的杂货店时,爱丽丝眼前不断出现之前在火车站看到的场景,她下意识地踏入了来往的车流中……
昏迷中的爱丽丝,沉浮于过去的记忆里,她的双亲,她深爱的祖母,她的两个亲姐妹,还有一生的挚爱——约翰。
约翰离开了,爱丽丝的生命似乎也随之凋零。虽然他们一起战胜了家庭的阻挠、种族的鸿沟,却敌不过死神残酷的考验!于是爱丽丝选择封闭自己,在无尽的思念之中独活。然而,那天在车站看到的骇人情景,轻易毁灭了她仅存的坚强……
有很久读的书都怪里怪气的,所以这么顺畅的文字出现的时候,共鸣是必然的事情。当然它并不是一本一流的作品,虽然它有成为一流的潜力。但你知道有些“点”没有就是没有。 这本书有点像一副拼图,但它不只是一个平面的被拆成颗粒的拼图,而是多维度的,立体的,而且多时空的颗粒...
评分写得很好,可能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描述爱情的小说了。语句很简练,情节又很合理,线索又很丰满……但爱情本身就是个罗嗦的事,所以显得整本书在大意义上没什么意思了…… 好不容易上网看个书,居然还是没结尾的。不过有没有结尾也不是很重要了。
评分这或许是我读过的最悲伤的书。 这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整本书采取插叙的方式叙述故事,这让我不得不认认真真的看每章节的内容。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讲述了一个最平凡却又最震撼的爱情故事。结局让我措手不及,因为我刚开始在想两个人因为一些家庭或是宗教等原...
评分如果一个故事吸引不了我 那一定是情节不好 哈哈哈
评分玛姬必是真正经历过的人,书中无论安说“定要结束这一切”的矛盾,爱丽丝的当时的冷淡与最后的沉迷,都那样真实可信。尤爱爱丽丝与约翰相识后如宿命般相爱的章节,每一个场景都仿佛用饱含深情的工笔细细的描绘,真实又契合的爱被塑造的具有极佳的质感,所以之后的失去才痛彻心扉。哀而不伤的书,让我思考能够拥有一生所爱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评分毫无翻译体的feel!!!被欺骗了!!!英国版恋空啊!!!
评分那些爱在你走了以后该怎么办?那些剩下来的爱
评分究竟爱的是你,还是爱“爱着你”这件事情?又有几个人真的分得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