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奧維•洛夫格倫(Orvar Löfgren),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歐洲民族學教授,主要關注文化分析這一新研究方法的運用與發展。其研究課題包括中産階級生活的興起、文化與經濟,以及當下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超負荷工作”與“勞纍過度”問題等。著有On Holiday:A History of Vacationing(1999),Culture, Magic and Economy(2005),Off the Edge: Experiments in Cultural Analysis(2006)等。

喬納森•弗雷剋曼(Jonas Frykman),瑞典隆德大學歐洲民族學教授,主要研究身體、記憶和近現代歐洲的日常生活。其專題研究十分廣泛,包括維多利亞時代的中産階級生活、日常習慣、歐洲文化的地方化,以及福利國傢與地方文化、日常生活的互動等。著有Force of Habit(1996), Being There. New Perspectives 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Culture(2003)等。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瑞典] 奧維·洛夫格倫
出品人:
頁數:268
译者:趙丙祥
出版時間:2011-1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81294
叢書系列:博雅同文館·曆史-人類學譯叢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中産階級 
  • 人類學 
  • 曆史 
  • 瑞典 
  • 文化 
  • 社會文化史 
  • 文化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以中産階級的生活方式為觀察對象,透過豐富鮮活的民俗材料,描述瞭1880年至1910年間的瑞典中産階級的生活圖景:他們嘗試擺脫“暴發戶”的嘴臉,並希望與農民、沒落貴族以及無産者劃清界限;在努力營造自身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時,他們也認為自己的文化形式是最文明、最先進的,並應被推廣給普羅大眾。正是在對“美好生活”的包裝與塑造中,中産階級自身的文化和價值觀也成功地滲透到現代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瑣碎庸常的角落。

對於世紀之交瑞典中産階級的這一研究發人深省,它錶明對中産階級的研究與認識應當基於理解而非抨擊;本書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錶現曆史研究可以結閤其他相鄰學科的方法。這兩個成就令人鼓舞。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作者們所體現的知識視野之廣令人驚嘆。他們對來自民族學檔案、課本、迴憶錄、小說和禮儀手冊中的材料巧手編織,展現瞭中産階級、農民和工人階級的豐富的日常生活畫麵。本書還對社會文化的復雜性、衝突與抵牾進行瞭深入的思考,而這些內容往往都被忽視瞭。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本書融閤瞭曆史學和民族學的方法所呈現的生活方式,不僅能吸引斯堪底納維亞的學者們,同樣也能吸引曆史學傢、社會學傢,以及試圖描述與解讀19世紀西方文化和中産階級的所有人。

——Ethnos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很多人说,今天中国有了自己的中产阶级。我直观感觉应该主要是知识分子,白领阶层吧?而中产阶级这一概念又是如何来的,我比较欣赏的是奥维的叙事结构 ,从时间、自然、家庭来讲述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 从时间的概念入手,文化对时间的建构揭示出人们生活和思维方...  

評分

关于作者 奥维·洛夫格伦,瑞典隆德大学欧洲民族学教授,主要关注文化分析这一新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发展。他的研究课题包括中产阶级生活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以及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超负荷工作”与“劳累过度”问题等。 乔纳森·弗雷格曼,瑞典隆德大学欧洲民族学教...  

評分

守时、节约、整洁、礼仪、自制都是中产阶级为了和其它阶层区分而形成的习惯。 许多礼仪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所当然。中产阶级在贵族和农民的夹缝中,逐步形成独特的文化,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潜意识。 而中产阶级对文化最大的影响,在于营造了...  

評分

本書敘述的範圍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瑞典的生活、文化史。雖說副標題是中產階級的生活史,但其實本書提到許多農民、工人階級(尤其是農民)的生活和文化,做為生產階級的對照。 本書中心思想是認為現今世人對瑞典的印象,如愛好大自然、整潔、愛護動物等,其實一開始只是中產階...  

評分

守时、节约、整洁、礼仪、自制都是中产阶级为了和其它阶层区分而形成的习惯。 许多礼仪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所当然。中产阶级在贵族和农民的夹缝中,逐步形成独特的文化,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潜意识。 而中产阶级对文化最大的影响,在于营造了...  

用戶評價

评分

1979年齣版的民族學作品,現在讀起來瑣碎又陳詞濫調,筆記量為零,很後悔買瞭

评分

奧威爾言:“這裏就遇到瞭西方階級差彆的真正秘密……可以用五個非常醜惡的字總結……下等人難聞。”

评分

邊讀邊總想起喬治佩雷剋的《物》,這類講述較早時期資本主義生活的種種總讓我想起當下國內的種種

评分

1建構論,包括對時間,自然的觀念,生活習慣等,都是基於生産方式之上的。2中産階級以自我標榜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拉開與上下階層的差彆,並將其作為民族文化和具有普適性的。3社會性的自我控製就是文明,反之則是落後野蠻。4中産階級的文化不止有道德性因素,也有科學支撐,如清潔衛生。5階級差異被轉化為身體感受,以及生活習慣。 最大感受其實是,現在高大上的文明北歐國傢,再看看書裏大量被中産階級鄙視的那些農民的文化和習慣,所謂的民族性劣根性之類真的是僞概念

评分

這種對現代性的批判總會因為作者讀者本身的階級性而成瞭一種稀釋的自我批評,其最大的貢獻就在於為滿天飛的中産敘事找到瞭曆史之根。它告訴你“懷舊可以將自身裝扮成曆史本身”,但你頂多看破曆史,你反抗不瞭自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