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君榖, 1927年生,江苏吴县人。历史小说家。曾任职于《申报》,并任“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作品有《抗战史话》、《吴佩孚传》、《黎元洪传》、《杜月笙传》等。每一部出版,总能轰动一时,传诵遐迩,海内外舆论,交相推崇。他“用跑新闻的方法找材料,以做苦工的气力写传记”,与杜月笙往来最密的亲友,也不禁惊佩他“写谁像谁”。这除了说明他的智慧与文学修养外,也正代表他所下的工夫之深。
台湾《传记文学》杂志唯一正式授权版本。
最权威的杜月笙传记,再现上海滩风华与民国恢宏历史
完整收录杜月笙其人生平史料,极具史料价值
历时十余年,详细采录杜月笙门人、亲属、好友的口述,历史小说名家章君榖执笔,杜氏得意门生陆京士亲为校订,著名历史学家沈云龙为全书更正。
生花妙笔,奇人奇事,厚重、流畅、大激荡、大智慧,读来不忍释卷。
杜月笙出身市井,不识之无,以一介平民,名满天下。其人一生事迹充满传奇与神秘气氛。杜氏重然诺,片言解纷,其一生是大时代、大熔炉中的火炼。
——刘绍唐(《传记文学》创办人)
杜月笙(1888-1951) ,名镛,号月笙,近现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帮助蒋介石镇压工人纠察队,诱杀上海工人运动领袖。1929年出任法租界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当时法租界最高的社会职务。
抗战期间,杜月笙积极组织劳军活动。曾为八路军采办防毒面具、通讯器材。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迁居香港,继续从事抗日活动。震惊中外的“高陶事件”,即为杜月笙与戴笠共同成功策动。
抗战胜利后,帮会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杜月笙只得致力于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新闻等各业中发展势力。国民党失败后,杜月笙再赴香港。1951年8月,在病榻上备受折磨的杜月笙,散尽钱财,将仅存的10万元现金分遗家属后,离开人世。
这部《杜月笙传》,系上世纪50~70年代港台文坛知名作家章君榖的长篇纪实作品,经过详细采录杜月笙身边门人、亲属、好友等口述的杜月笙生平行迹,多加背景资料的扩展和演绎,几经增删修改,并经口授者们集体讨论、认可而后,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印行。该书出版后,被认为是有关杜月笙其人生平最权威、最完整的传记,颇具历史参考价值。
虽然这书实在打不了五星,但希望窥视旧时八卦的诸位有福了,切勿错过,书中人名事件罗列起来简直就是一部北洋民国八卦史,并且对中共极尽鄙薄之能事,如此尚能出版实乃读者幸事。 是书虽为由各种史料联缀改写而成,既非正传亦非野史,倒更像杜氏一生事迹追忆合集,间或牵出历...
评分《杜先生的繞指柔 》 「為了表示聲價和派頭,兼且便於代步,他又一次開上海俠林人士風氣之先,買了一部小轎車,領到的汽車執照是『七七七七』,上海人一見四隻七的小包車風馳電掣而過,便會交接耳的說:『是杜先生過去了。』」 章君糓的《杜月笙傳》寫舊日裏頭的上海灘,有些個...
评分《杜先生的繞指柔 》 「為了表示聲價和派頭,兼且便於代步,他又一次開上海俠林人士風氣之先,買了一部小轎車,領到的汽車執照是『七七七七』,上海人一見四隻七的小包車風馳電掣而過,便會交接耳的說:『是杜先生過去了。』」 章君糓的《杜月笙傳》寫舊日裏頭的上海灘,有些個...
评分2013.02.16~2013.12.29,断断续续读了将近一年。大侠的一生,必然风风雨雨多姿多彩,可读性很高。但作者观点偏颇,因其立场在海峡对面,故对于天朝读者来说可谓是别开生面,刺激有趣,力荐!
评分从建国大业中知道了杜月笙,一个大亨的传奇一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奸有诈,有喜有悲,值得一看。
评分: K828.9/4978-14
评分作者主观色彩太强,对传主吹捧过甚,而且很多史料未必可靠。
评分这样的书大陆也能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