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简介

男,1957 年生,湖北天门人。于获1982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同时师从华中师范大学王瑞明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学院院长、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兼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宋史研究会历时、湖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两宋政治史、两宋学术文化史方向学术带头人。

经历及荣誉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研究领域侧重于两宋代政治史和学术文化史。1986 年起曾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93 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9月-1995年9月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96 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先后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2001 年 3 月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组建历史学科。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入选中美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并应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邀请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活动。曾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办下达的科研项目《王氏新学与宋代社会》、教育部下达的科研项目《王氏新学研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的《从新学到理学 ――11 世纪后半至 13 世纪初年宋学主流的嬗递》等课题。目前承担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类项目《两宋学术嬗递与政治变迁》。独著、合著学术著作5部,合译学术著作1部,主编著作1部,在《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作有《北宋党争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宋代政治与学术论稿》(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等。

出版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家祥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02-1-1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2252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宋史 
  • 政治史 
  • 历史 
  • 中国史 
  • 宋 
  • 罗家祥 
  • 中国政治 
  • 收录目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系统考察北宋朋党之争产生、发展、演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朋党之争对北宋政治、北宋历史发展演变以及南宋王朝的深刻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的博士论文,写作比较扎实,通过党争这一问题对北宋中后期政治有一个清晰的勾勒,新见迭出,今天也是研究该问题的必读书。

评分

作者的博士论文,写作比较扎实,通过党争这一问题对北宋中后期政治有一个清晰的勾勒,新见迭出,今天也是研究该问题的必读书。

评分

最近接连读了漆侠先生的《王安石变法》、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及此书。罗继承了乃师褒新抑旧的观点,敢下论断,因而读起来十分痛快。相比前两书,本书对变法过程中的斗争梳理更加细致,和沈松勤一样,也注意到了台谏对党争的影响。但与沈相比,对个体心理和群体性格涉及不多。义利之辨,君子与小人之辨的儒学复兴背景也没怎么提到。对人物的复杂性的考察也有点随意了,例如对曾布,就很能考虑到他在哲宗朝的政治心理;但对于苏轼司马光等人变法前后的态度转变,则一笔带过。这一点上,还是沈松勤两派各有改革主张的观点比较能说服我。

评分

对元祐内部斗争分析挺好,但作者有点偏向新党。

评分

精读熙丰党内部斗争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