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男,1957 年生,湖北天門人。於獲1982華中師範大學曆史係曆史學學士,同時師從華中師範大學王瑞明教授攻讀碩士學位,1985年獲曆史學碩士學位;1989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曆史學博士學位,師從已故著名曆史學傢鄧廣銘教授。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曆史研究所教授、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和武漢大學曆史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學院院長、人文學院副院長、曆史研究所所長,兼教育部曆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宋史研究會曆時、湖北省曆史學會副秘書長。兩宋政治史、兩宋學術文化史方嚮學術帶頭人。
經曆及榮譽
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的教學與研究,研究領域側重於兩宋代政治史和學術文化史。1986 年起曾任教於華中師範大學曆史係,1993 年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3年9月-1995年9月應邀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東亞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1996 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湖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先後擔任華中師範大學曆史係主任,曆史文化學院副院長。2001 年 3 月調入華中科技大學組建曆史學科。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入選中美富布萊特高級訪問學者,並應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係邀請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活動。曾先後承擔國傢社科基金辦下達的科研項目《王氏新學與宋代社會》、教育部下達的科研項目《王氏新學研究》、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資助的《從新學到理學 ――11 世紀後半至 13 世紀初年宋學主流的嬗遞》等課題。目前承擔有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類項目《兩宋學術嬗遞與政治變遷》。獨著、閤著學術著作5部,閤譯學術著作1部,主編著作1部,在《中國史研究》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40餘篇。代錶作有《北宋黨爭研究》(颱北文津齣版社)、《朋黨之爭與北宋政治》(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2003)、《宋代政治與學術論稿》(香港華夏文化藝術齣版社2008)等。
在係統考察北宋朋黨之爭産生、發展、演變的基礎上,深入探討瞭朋黨之爭對北宋政治、北宋曆史發展演變以及南宋王朝的深刻影響。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對北宋黨爭最為全麵的研究,很多論斷值得珍視,和瀋鬆勤書構成瞭北宋黨爭研究雙壁。
评分最近接連讀瞭漆俠先生的《王安石變法》、瀋鬆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及此書。羅繼承瞭乃師褒新抑舊的觀點,敢下論斷,因而讀起來十分痛快。相比前兩書,本書對變法過程中的鬥爭梳理更加細緻,和瀋鬆勤一樣,也注意到瞭颱諫對黨爭的影響。但與瀋相比,對個體心理和群體性格涉及不多。義利之辨,君子與小人之辨的儒學復興背景也沒怎麼提到。對人物的復雜性的考察也有點隨意瞭,例如對曾布,就很能考慮到他在哲宗朝的政治心理;但對於蘇軾司馬光等人變法前後的態度轉變,則一筆帶過。這一點上,還是瀋鬆勤兩派各有改革主張的觀點比較能說服我。
评分任公:吾每讀宋史,未嘗不廢書而慟也
评分任公:吾每讀宋史,未嘗不廢書而慟也
评分精讀熙豐黨內部鬥爭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