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滔天(1871—1922) ,本名寅藏(又名虎藏) ,号滔天,以号名世。出生于日本熊本县玉名郡荒尾村。为明治大正年间的日本浪人和大亚洲主义者。他早年曾受到三股时代思潮的影响:一为日本明治以来兴起的自由民权主义,二为基督教博爱主义,三为欧美的社会主义。一生以解放亚洲民族、消除种族压迫、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大同世界为己任。自1897年起,与孙中山结为生死之交,倾力支持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事业,至死不渝。为中日两国民间友好的典范。著有《三十三年之梦》《清国革命军谈》《支那革命物语》《幽囚录》等多种回忆录和史传,对研究近代中日关系及近代中国政治运动史,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十三年之梦》是宫崎滔天于惠州起义失败后,在一种经济极度拮据、心境极度愤怨的情况下写成的前半生经历的回忆录。全书分为二十八节。前半部叙述了滔天自己的家世,早年受教育的经过,他的大陆思想的产生与形成,以及早年在南洋、泰国等地的移民活动。后半部详细记录了他与中国革命活动的关系和经历,主要包括他如何结识孙中山和投身中国的革命运动,到华南去营救康、梁,运武器支持菲律宾的革命志士,促成华南、华中等地会党与孙中山的合作,以及参与策划惠州起义等事件,而以惠州起义失败后,他投身于浪花节界为生一事终结全书。对研究近代中日关系、日本明治时代社会问题,《三十三年之梦》都富有价值。《三十三年之梦》现收入“辛亥记忆”丛书。
浪花节是日本一种传统的类似中国评弹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因起源于江户时代末期的大阪(大阪的古名叫“浪花”)而得名,表演方式是由一个人主讲,伴以形似三弦的乐器,讲述内容以颂扬武士的精神生活以及战事为主,江户时代,江户、京都、大阪等地享盛名的花街柳巷,是浪花节表...
评分人活着,未必要如樱花盛开那般霞云满天罢,若是可以如洁白的云朵缓缓飘落,降生为花,而逝去时亦和着歌,零落成泥,依旧呵护着缤纷的落英,何尝不是别样的滋味呢。 书页在手中窸窣翻过,宫崎君的这一份辛亥记忆,是历史,也如他自序中所说,是一番痴人的梦呓。这般痴狂的喃喃...
评分本书是日本浪人宫崎滔天的前半生自传回忆录,行文率真而妙趣,颇具传奇,如一曲浪人情歌。他为中国革命奔走,惠州起义失败后,在一种愤懑和经济拮据情境下写就此书,单行本在1902年出版。翌年,章士钊的摘译本广为流传,同年又有金天翮的中译本,1977年有台湾中华书局的宋越伦...
评分为何我读时候常想到大东亚共荣圈
评分一夜看完,作者33岁写的对自己前半生的回忆录,滔滔历史中执着而茫然奔走的真实的人生,豪侠之气扑面而来,没有国界,没有歧视,公私分明,真正的心有世界大同之人。唯一可惜的是让家人受了苦,有了大爱难顾小爱,但是这样的人我敬佩,虽然最后所有努力貌似都是失败告终,但就像“云图”,时间纵线上播下了大爱种子,未来必定会灿烂绽放!
评分只能算是有一定史料价值的个人日记
评分一般说来,作者只要保持率真,文章就很难不好看。行文有浪漫主义的豪侠之气,是偶喜欢的风格,文笔比大部分霓虹作家都好……orz 撇去史料价值不论,当成小说看是很愉快的。宫崎虽是义士,但却是吃喝嫖五毒俱全……还是个中二中年orz 成书时他才31岁,对比一下我们,实在惭愧之极。最郁闷的是,这书是个坑,到惠州起义时,就木有了!到革命成功那里都只能自行YY啊尼玛!!
评分“人生路险,征人几经失途;情海浪高,舟行一再迷路。”译者文笔太雅太好(作者自言拙于文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