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芙美子,日本小说家、诗人,出生于明治三十六年(1903),病殁于昭和二十六年(1951)。幼时父母离异,生活颠沛流离,做过女佣、店员,饱尝人间艰辛。她不甘沦落,一面努力挣钱维持生计,一面坚持自己的文学喜好与创作。《放浪记》是其长篇小说处女作,其他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风琴与鱼町》、《清贫记》、《牡蛎》、《晚菊》和长篇小说《浮云》等。
林芙美子被誉为“日本的萧红”,其作品着重描绘底层民众的艰辛生活以及女性的挣扎与奋斗,后来也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她的作品文风质朴,情感真挚,富含女性特有的悲悯与坚强。郁达夫、谢冰莹、林海音、桐野夏生均对之推崇备至,川端康成则评价“能如此感叹女人悲哀的人非常罕见”。她更是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最钟情的女作家,在1951年至1962年间,成濑先后六度将其作品改编搬上银幕,分别为《饭》、《闪电》(《稻妻》)、《妻》、《晚菊》、《浮云》和《放浪记》。
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最钟情的作家,先后六度改编其作品
“日本的萧红”,郁达夫、谢冰莹、林海音、桐野夏生均推崇备至
“能如此感叹女人悲哀的人非常罕见”(川端康成)
“我所期盼的作品,是寂静的观照、素材的纯化以及孤独的境地”(林芙美子)
本卷收录了十余篇林芙美子不同时期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这些作品质朴真实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疾苦。其中《风琴与鱼町》以少女的视角,描写了一家人走街串巷、以卖药为生的艰难生活。《牡蛎》的主角为谋生从四国的高知跑到东京,辛勤劳作,却被现实所逼,精神分裂。《杜鹃》中女性追求金钱与幸福的坎坷命运,《晚菊》中年老色衰的旧日艺伎的心理活动,都引人唏嘘。《河虾虎》则通过一位因战争与丈夫分离四年的女人令人同情的遭遇,从侧面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而在《作家手记》中,作者大声疾呼“我们不能忘记这场战争”,表现了鲜明的反战思想。
世界上有两种遗憾,一个是英雄末路,一个是美人迟暮。 乱世之下,这两种遗憾的碰撞,更显悲凉色彩。不过美人即使迟暮,也费尽心思,务必要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旧日情人,这是女人的天真,也是女人最后的挣扎。女人是艺伎出身,或许也正因这种身份的加持,令这样维系体面的方...
评分苏东坡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说是菊花逐渐枯萎,形容过时的事物。 其实,晚菊中的老妓和年轻时相爱的男友重逢发生的事情,很有年代的感觉,老妓在那时看来就属于过时性的人物了,曾经的风华正茂早已流逝。 文中语言动作描写非常细腻,让我恍惚中去到了那个年...
评分这个篇章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阿欣和田部重逢叙旧的场景。 在见这个比自己小了很多岁的田部前,她精心打扮梳洗,满心期待,但现实都是残酷的,她想再续前缘,而田部只想着借钱。当她说没有钱时,甚至产生了想杀害她的心理。 所以也许回忆才是最美好的。有时候再次重逢未必是再续...
评分 评分这个篇章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阿欣和田部重逢叙旧的场景。 在见这个比自己小了很多岁的田部前,她精心打扮梳洗,满心期待,但现实都是残酷的,她想再续前缘,而田部只想着借钱。当她说没有钱时,甚至产生了想杀害她的心理。 所以也许回忆才是最美好的。有时候再次重逢未必是再续...
还“日本的萧红”呢,才华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好么——也是读不完,每篇都是过于雷同的描述底层女性生活的文章,太多太多琐碎的心理描写了,不喜欢。
评分碎碎念炫穷的私小说,对虚构成分多些的河虾虎这一篇印象更深
评分《阁楼上的椅子》《幸福的彼岸》两篇相当好,林芙美子真是够坦诚。
评分“如果两人之间有过甜言蜜语,那就是相互庆祝这场不可思议的惊人的遭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最难的的是她历经坎坷命运多蹇,却始终怀着一颗温柔敏感体贴的心,细微处描摹得真是情到深处无语的感觉,难怪成濑如此偏爱她的作品;我想说的是,只有真正勇敢温柔并举的女性,方能书写出这等哀而不伤的文字。
评分林芙美子所描绘的贫穷比樋口一叶更直露。用毫无矫饰的笔触描绘个人面对贫穷丑陋、变异的心理,那种粗鲁直率和不计后果的生活方式,在生活残酷的挤压面前,反而萌生出一种充满野性的希望。林芙美子的小说虽然琐碎,情节却是普通私小说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