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杨绛传》内容简介:杨绛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名字已如星光闪耀。她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在历经风风雨雨后,她仍然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夏衍先生有言:“你们捧钱钟书,我捧杨绛”,这不啻是对杨绛先生的莫大肯定。《百年风华:杨绛传》是第一部有关杨绛的人物传记,有不少内容直接引用了杨绛先生著作中的记载,以大量真实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为背景,加上作者本人的诸多资料收集,让我们了解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传奇人生。这本传记,是回应夏衍先生赞誉的抛砖引玉之作。
罗银胜,独立学者、资深传记作家。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现在任教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著有《顾准传》、《顾准画传》、《顾准评传》、《才情人生乔冠华》《乔冠华全传》、《潘序伦传》、《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红色名媛章含之》、《周扬传》。编有《顾准:民主与“终极目的”》《顾准文集》《顾准再思录》《钱谷融:闲斋忆旧》《我的人生档案:贾植芳回忆录》等书。
九年前,我初到清华大学做客,便去寻杨绛先生文字里描述的带有大理石地板的图书馆,顺着旋转楼梯下去,只见两个女同学专用的洗手间已没了旧时的梳妆镜。清华大学图书馆总是先生最爱的去处。最近又路过,老馆门前悬着一串串白色的千纸鹤,纪念着这位与清华大学同龄的先生...
评分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的光辉低过了这传记的缺点,这本传记的趣味性,吸引性,确实不是多么强。但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个淡然,恬静,内敛,聪慧的杨绛,他们夫妇对知识和学问的坚守,有人说杨绛的去世是一个时代的终结,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更是令我们伤感。他们夫妇处事...
评分在书店泡了一下午,把这本书读完了,先生一离世,他的作品被放在了显眼的位置。我恰好看到。耐不住好奇,读了起来。 读的时候,总是动容。特别喜欢那个年代,人都特别有才,有才又格外谦逊。像杨绛,像钱钟书。要放在现在,精通几种语言,那叫什么能耐,怎么也是人生赢家,可是...
评分一直想写这本书的书评,总是思绪有了,却不敢提笔。因为杨绛先生对我来说,是非常敬仰的人。读书,杨绛先生说要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教育,杨绛先生说“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
评分2016年5月25日凌晨,百岁老人杨绛走了。杨绛,本名杨季康,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她是专家学者,也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生于民国,大家闺秀,书香门第,德高望重。杨绛被称为“先生”,代表了众人对她...
作者是在呈现,呈现的东西一般,自己的想法也较少。向杨老致敬,她是一个大智慧大淡泊女士,对学术的热爱和奉献,对家庭的深情和付出,对苦难的坚强和无畏,无言感动,榜样一枚。
评分杨绛才女,人生经历颇丰,值得圈点处也极多。作者算是辜负了这样一个好题材,好传主。文笔拖拉,大段地引用传主作品而不能挖掘延伸,显得偷懒与缺乏见识。对从晚清到民国再到建国后的历史背景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离开历史背景去叙述传主的个人小故事,明显是见识与格局过于狭小。
评分星星给杨绛先生,书很一般
评分越忙越要抓紧难得的空闲读书呀!
评分320页的书中,大致凑合数了一下,约四五十页大篇幅引用钱钟书和杨绛的诗及文章,对这些,作者分明有自己的见解,但做法是借他人评论宣之于口。不喜欢这种写本书还要拉他人垫背的做法。其书在最后,很突兀的写到自己问杨绛对张爱玲的看法,杨绛的评价十分不好。作者给出的解释是对文学的热点问题“都”要问一问,然而文学的热点问题十分多,不知作者是单问了这一个,还是“都”问了却单写这一个。个人的看法,这种问题问便问了,不应该拿出来写,分明是挑起事端的做法,有借题发挥、借势炒作的嫌疑,感觉上,用心和动机都不善。对于了解杨绛生平,有一定帮助,却不是那么大。唯一令人动容的是叙述钱钟书父女相继离世那段。书非常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