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一九六三年生,香港人,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博士。 曾任杂志社记者、广告创意设计、报社副总编辑,并担任电视及电台节目主持,亦为香港《明报》世纪副刊创意顾问,文章散见于港台及内地报刊,结集作品有《李敖研究》、《女儿情》、《都市新人类》、《爱恋无声》、《江湖有事》、《死在这里也不错》、《在废墟里看见罗马》、《日月》、《明暗》、《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等。
一个男子,一个女子,一个女孩,在地球上走走停停,用镜头拍下沿途景像,用文字写下旅途心情。去年的《死在这里也不错》是前篇,今年的《温柔的路途》是延续,之后,还有没有,没人知晓,因为,女孩已经长大,已经开始找寻属于自己的旅程,他们从此,懒得出门。美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但也都留在这两本书里,所以,其实,永不过去。
马家辉的异乡记 顾文豪 刊于2011年3月26日《新京报》 按照福楼拜在《庸见词典》里的说法,旅行家“总是勇敢的”,而旅行毋宁“应该迅速完成”才好。害怕出门的我深以为然,情愿躲进他人的游记文字探头张望外间世界,要是写家笔下有神,呼风风来,喝雨雨止,遂乐得给自己的怠惰...
评分马家辉的异乡记 顾文豪 刊于2011年3月26日《新京报》 按照福楼拜在《庸见词典》里的说法,旅行家“总是勇敢的”,而旅行毋宁“应该迅速完成”才好。害怕出门的我深以为然,情愿躲进他人的游记文字探头张望外间世界,要是写家笔下有神,呼风风来,喝雨雨止,遂乐得给自己的怠惰...
评分马家辉的异乡记 顾文豪 刊于2011年3月26日《新京报》 按照福楼拜在《庸见词典》里的说法,旅行家“总是勇敢的”,而旅行毋宁“应该迅速完成”才好。害怕出门的我深以为然,情愿躲进他人的游记文字探头张望外间世界,要是写家笔下有神,呼风风来,喝雨雨止,遂乐得给自己的怠惰...
评分马家辉的异乡记 顾文豪 刊于2011年3月26日《新京报》 按照福楼拜在《庸见词典》里的说法,旅行家“总是勇敢的”,而旅行毋宁“应该迅速完成”才好。害怕出门的我深以为然,情愿躲进他人的游记文字探头张望外间世界,要是写家笔下有神,呼风风来,喝雨雨止,遂乐得给自己的怠惰...
评分马家辉的异乡记 顾文豪 刊于2011年3月26日《新京报》 按照福楼拜在《庸见词典》里的说法,旅行家“总是勇敢的”,而旅行毋宁“应该迅速完成”才好。害怕出门的我深以为然,情愿躲进他人的游记文字探头张望外间世界,要是写家笔下有神,呼风风来,喝雨雨止,遂乐得给自己的怠惰...
比《死在这里也不错》更差。
评分看着轻松,少了一点点亲切感
评分有点小失望。
评分比《死在这里也不错》好看但也没特好看我还是不喜欢他,太叽歪了!
评分读马家辉,居然有种怒其不争的温柔叹息感,这到底是一种何样的情愫呢:以他的文笔,可以写的更好,不过总觉得在我看来写的颇不温不火,略显中庸;文字确实很舒服,短句偏多,简练动人,很像是我想成为的那类作家,就是觉得他有些“偷懒” — 有这样讨人喜的文笔,可以做些更大更好的事情呀!i说完难听的,再说点好听的:这样的文字,这样的随笔,读起来的确有绝好的阅读体验,不然我也不会执卷便不肯放手、非要读完才方休,直接导致阅读到凌晨三点才满意地睡去;确实很久没有这样畅快的感觉了,从这个角度来讲,的确得好好谢谢马家辉老师。即使如友人所说,马先生的文字略颓,但这样的颓,有魅力,很细腻,又温馨,的确很能够抓住人心,让人欢喜。然有大才者亦有大偏执,开心归开心,阅读时候因作者的偏执而产生的不快之感,在此也得抒发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