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瑪格蕾特.麥克米蘭 Margaret MacMillan
加拿大出身歷史學家,研究專長為英國現代史與國際關係。代表作《和平製造者:一九一九年巴黎和會及其終戰嘗試》獲得許多重要獎項,同時也是英語世界暢銷著作。
翻譯:溫洽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教於世新大學,譯有《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前朝夢憶》、《孫逸仙》等。
中美關係破冰起點詳解,世界大國談判你來我往的一手見證!
一趟比人類登月更不可思議的訪問;
一場撼動冷戰格局的世紀大地震;
一齣耗時三年製作、卡司超強的劃時代外交大戲。
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成功踏上中國領土,為一九七九年的中美建交鋪下坦途。出發前,他曾引述美國太空人在月球留下的碑文:「我們是為全體人類的和平而來。」然而,這趟看似不可思議的外交震撼彈,其實是中美雙方耗費三年精心布局、意在打破冷戰格局的世紀會面。
一邊是高呼打倒美帝國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邊是長期協助蔣氏政權、堅決反共的美利堅合眾國,是什麼讓意識形態壁壘分明的兩國決定攜手改變世界?在為期七天的訪問中,兩國領導階層又做了哪些事情?美國方面何以為了尼克森下機時該不該穿大衣、該不該主動握手、第一句話該說什麼傷透腦筋?中國方面又是怎麼決定接機團的規模、怎麼規定人民對外賓車隊經過時的反應、怎麼將美國總統首次訪中的新聞淡化處理?改變世界的七天,歷史究竟如何成形?
作者以戲劇般的步調剪輯這場世紀外交,以特寫鏡頭深入關鍵角色的性格,以慢鏡頭重播促成當年國際情勢的歷史事件。在時空交錯、鏡頭轉換之間,讀者方可領會中、美兩國在一九七二年訪問中,彼此心照不宣的交流與默契。
19世纪英国伟大的政治家巴麦尊爵士说过:“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利益是永恒的。”当今的国际形势更是验证了这句至理名言。在这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如何做的更好。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在当下或者未来要想做的好,必须要了解历史。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
评分文/岸晓风 我想,如果评选20世纪下半页影响世界的十大或者五大新闻的时候,尼克松遇上毛泽东这个事件应该是毫无悬念的榜上有名的。以致于,过去了很多年,仍然会有不断的新的专著、新的论述、新的研究成果产生。 《当尼克松遇上毛泽东——改变世界的一周》这本书就是典型的代...
评分1972年2月21日是一个对于中美关系来说很重要的日子,这一天的到来是迟早的,但是当那天真的到来时,所有人依然是惊讶的。而这个事件背后发生的一系列详细故事,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这本由玛格雷特麦克米兰所著的《当尼克松遇上毛泽东》详细的记录了当时所发生的细节,给读者呈现...
评分拿到这本由加拿大的玛格雷特麦克米兰所著,温洽溢所翻译的《当尼克松遇上毛泽东》,突然感觉虽然上面的字,我都看得懂,可是连在一块,为什么我就完全看不懂了呢?感觉自己产生了严重的阅读障碍。 于1776年建国的美国,为什么在新中国1949年建国的时候,并没有承认当时的...
评分一般,基本史实无大错。中美都想脱困,毛泽东 尼克松乾纲独断,周恩来 基辛格搭桥铺路。两边马仔深感受骗,其实被抛弃的何止台湾,周恩来试图安抚北越,但是又埋下数年后中越战争的一颗种子。布热津斯基是波兰人 基辛格是德国犹太人,他们执掌美国的外交政策,开放才是强大之源。基辛格50年前是开拓者,现在是强硬派,23年出生,续一秒。
评分閱於2017
评分只有当‘只有尼克松能前往中国’成为一句谚语时,世人方知那一周对世界的格局变化的影响有多深远。作者在层层剥茧般从历史档案中寻找真相的蛛丝马迹时,他所感叹又是什么呢?或许就是那孤岛上的人如弃子般的命运吧!
评分一般,基本史实无大错。中美都想脱困,毛泽东 尼克松乾纲独断,周恩来 基辛格搭桥铺路。两边马仔深感受骗,其实被抛弃的何止台湾,周恩来试图安抚北越,但是又埋下数年后中越战争的一颗种子。布热津斯基是波兰人 基辛格是德国犹太人,他们执掌美国的外交政策,开放才是强大之源。基辛格50年前是开拓者,现在是强硬派,23年出生,续一秒。
评分一般,基本史实无大错。中美都想脱困,毛泽东 尼克松乾纲独断,周恩来 基辛格搭桥铺路。两边马仔深感受骗,其实被抛弃的何止台湾,周恩来试图安抚北越,但是又埋下数年后中越战争的一颗种子。布热津斯基是波兰人 基辛格是德国犹太人,他们执掌美国的外交政策,开放才是强大之源。基辛格50年前是开拓者,现在是强硬派,23年出生,续一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