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贝纳特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作品有《南非乡村隐藏的斗争》(合著,1987)、《二十世纪的南非》(1994)、《二十世纪南非的种族隔离》(合编,1995)、《南非资源保护主义的兴起:1770—1950》(2003)、《社会史与非洲环境》(合编,2003)、《环境与帝国》(合著,2007)。
彼得·科茨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讲师,著有《阿拉斯加输油管之争》(1991)、《自然:西方古代以来的观念》(1998;2005)、《美国人对移民和入侵物种的感知》(2007)。
两位英国学者尝试打破政治、地理和学科分界,将比较研究运用于环境史,考察经济文化变迁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书以人对自然的态度作为主线,以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为重点,从广阔的视角描述了荒野被驯化的过程,勾勒出现代环境主义兴起的脉络,也涉及土著与环境关系的变化。本书努力平衡环境主义的思想倾向,强调“自然”概念的文化烙印以及环保政策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关注以人为本和社会公正。
摘自《新民晚报》 在驯服自然的过程中,那些在社会中存在已久的问题也被延续到了自然的边界。 当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话题,即便是家庭主妇也不会对全球暖化这种话题感到陌生。但是,我们对自己所生存、所生活的环境并非如想象般了解。说起人口过剩、资源枯...
评分粗略的读了一下 没有仔细查一些专有名词的意思 得到的读后感大致有几条:第一,人类活动必然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或者叫转型),想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就不能只考虑人类动物或者环境这三大因素其中之一或者之二,环保不是只靠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东西,它要考虑各个...
评分尘暴因何而生? ——兼论环境史研究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借鉴意义 所南心史 2009年1月,我有幸在市面上买到由包茂红 翻译的英国学者威廉•贝纳特(William Beinart...
评分摘自《中国保险报》 作者:楠 欣 当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话题,即便是家庭主妇也不会对全球暖化这种话题感到陌生。但是,我们对自己所生存、所生活的环境并非如想象般的了解。说起人口过剩、资源枯竭一类的环境问题,大众往往会把这些问题简单化为纯粹的技术...
评分粗略的读了一下 没有仔细查一些专有名词的意思 得到的读后感大致有几条:第一,人类活动必然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或者叫转型),想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就不能只考虑人类动物或者环境这三大因素其中之一或者之二,环保不是只靠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东西,它要考虑各个...
额、。。。表示也是为论文借的书看得,,,,还没完。。。下次看
评分花了两天过了一遍 似乎收获不大
评分看完哒,飞速地。“驯化自然”的类别还是很感兴趣。
评分没用。
评分在有限的篇章内融汇环境、历史、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中理出现代环境主义兴起的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