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锡人。九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並任教於傢鄉的中小學。1930年經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曆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武漢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等學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定居颱灣。著有學術著作六十餘種。
《錢穆先生全集:陽明學述要(繁體竪排版)(新校本)》內容簡介:錢穆先生全集,在颱灣經由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整理編輯而成,颱灣聯經齣版事業公司1998年以《錢賓四先生全集》為題齣版。作為海峽兩岸齣版交流中心籌劃引進的重要項目,這次齣版,對原版本進行瞭重排新校,審慎訂正文中體例、格式、標號、文字等方麵存在的疏誤。至於錢穆先生全集的內容以及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的注解說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九州大学冈田武彦教授有言:“如果忽略体认自得的实践而空谈理论,那就不可能把握宋明哲学的真谛。然而就实践而言,如果只用西洋式的研究方法来阐明,始终只是记述而已。因为对于一种缜密深刻的学说,如果不用切至的工夫去体认,终究是不能得起真髓的。”那么何为“切至的工夫...
評分對於宋明理學,我是因為其與文學的關係,才想著去進一步了解它的。讀馬積高先生「宋明理學與文學」及許總「理學文藝史綱」的一些篇章,總是各言其說,而我這個看客總是莫衷一是。苦於兩信而不能決,故而生此疑問。 起初,讀的是陳來先生的「宋明理學」,陳先生的文字於平...
評分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国写道:“知善知恶是良知。”由此可见良知是“天理之诏灵觉处”,说得通俗点,便是辨别善恶的是非观,许多人将良知和良心混为一谈则是大错特错了。 按先生所言,良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不过有的人的良知被私欲蒙蔽了,恰如蒙上灰尘的镜子照不出人像一样,...
評分“天下之大乱,由虚文盛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大道都是至简至明的,后人诠释得越多,离大道之本意越远。如果大道为天下所遵行,连《六经》都没有必要拿出来说。 “知行合一”,不是简单的把什么理论和什么什么实践相结合,是“知”与“行”同为“致良...
評分按:《阳明学述要》是钱穆先生早年作品,作于1928年,时年先生33岁。这是一本小册子,但关于阳明学的真着精神处,以及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都做了扼要精到的梳理,是很好的王学入门书。读完之后,想做个读书笔记,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话再梳理一遍书中的脉络。结果发现这个笔记太...
王陽明三十五歲,看到直士遇禍,憤而抗疏相救,結果被庭杖四十,貶謫到龍場驛。三十七歲又到龍場驛,他的侍從不像他那麼灑脫,都生病瞭。王陽明反而服侍他們,生火煮飯,又怕他們胸懷抑鬱,病好不瞭,為他們唱故鄉的俚麯山歌。在那樣抑塞沉鬱的境況下,王陽明中夜悟道,忽然躍身而起,侍從都嚇壞瞭。
评分尤念東鄉俯首處,察己不誠為鄉願。
评分王陽明三十五歲,看到直士遇禍,憤而抗疏相救,結果被庭杖四十,貶謫到龍場驛。三十七歲又到龍場驛,他的侍從不像他那麼灑脫,都生病瞭。王陽明反而服侍他們,生火煮飯,又怕他們胸懷抑鬱,病好不瞭,為他們唱故鄉的俚麯山歌。在那樣抑塞沉鬱的境況下,王陽明中夜悟道,忽然躍身而起,侍從都嚇壞瞭。
评分序中強調讀陽明應注意其一生事業,蓋因王學側重實行,事上磨練。晚年思想強調拔本塞源論,這部分可迴頭再看。年譜不錯。因最近都在看陽明相關,其它部分倒沒有太新奇的,體例跟島田很像,比他全些,五溺三變,龍場悟道等等。寫王陽明經曆時很好玩,句式一直是“他……他……他終於……”沒忍住笑翻當場,錢先生寫起傳記來一定有意思。
评分提綱挈領 消化尚需時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