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年前,南朝宗懔撰《荆楚岁时记》,创岁时记之体例。此书在奈良时代初期传到日本,见于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后来到光绪年间,富察敦崇撰《燕京岁时记》,讲帝都风俗节日。这也是百年前的事。
古之人看重季节,尊敬时序,历史风云过眼,无非甲子轮回,透着从容沉静。小说《岁时记》衍袭的这个题目,也足以让读者料到,其中是怎样细微琐碎的敏感,风吹草动,水流花开。按照某种必然的巧合。客居京都的孟荻认识年长一些的陆明,两个人发现彼此竟是如此相契,如在世上的另一个自己。由秋到夏,再又入春,她们一起去看看银阁寺的月亮,鸭川的流水,奈良的樱花,贺茂桥的葵祭,彼此映照扶持。
啊.这是我第一篇豆瓣的书评呢。 昨晚看到《岁时记》终章的时候,看到终章"我只知道,世上有一个人,曾予我最完满的希望,予我最彻底的信赖,予我无二的知心、懂得。" 本来就感冒鼻塞再加上清泪.一时间情绪乱飞几乎不能续读。匆匆忙忙打开手机发信息给我的那个人,踟蹰的打下问...
评分上个礼拜天和沈小岳从崇明回来直接去了图书馆,把其中的一张浦东图书馆的借书卡换成了上图的。然后惊喜的在茫茫书海中找到了苏枕书的这本《岁时记》。 是期待了很久的一本书。 因为抱的希望太大,于是一点点的失望也会伤筋动骨。不得不承认,我有些看不下去了。 或许这样的文...
评分文/文小妖 翻看《岁时记》时,竟有种不忍心一口气读完的感觉。 苏枕书笔下的文字有意境,散文也好,小说也罢,她自成一格,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从杂志《南风》《花溪》开始,苏枕书的文字让人不得不分外留意,很多时候,我总会感叹:这世间的文字怎可写得如此的清而有味...
评分啊.这是我第一篇豆瓣的书评呢。 昨晚看到《岁时记》终章的时候,看到终章"我只知道,世上有一个人,曾予我最完满的希望,予我最彻底的信赖,予我无二的知心、懂得。" 本来就感冒鼻塞再加上清泪.一时间情绪乱飞几乎不能续读。匆匆忙忙打开手机发信息给我的那个人,踟蹰的打下问...
评分记忆中日本的春天是明媚和暖的。这时节,若是走在任何一条路上,都必是满地碎花了。即使举目不见樱树,脚边仍会有不知何处飞来的洁白花瓣,乘着春风缱绻轻舞,殷勤相随。这个时侯你什么都不须去想,只管沉醉这刹那将逝的春光就够了。 不知为什么,总想起那时候自己低头走路的...
会想到这样一类女子:心思细腻缜密、敏感于四季风景,擅从诗词歌赋戏曲里收获趣味,而这种情结搁在普通青年眼里或许难以消受。好在因缘让她们识得彼此,她懂得自己所有的小情绪小心思,共处是时光不用过多言语也能熨帖安心,竟似胜过恋人百倍;时光于是慢下来,一切看起来都温婉美好。但终有一日,她们面临着走出象牙塔走向烟火人间,曾经依偎在一起的小世界渐渐因各种原因难以为继,起承转合会在此拉开走向各异的篇章。但这样的情多么好,与最喜欢的姐妹知己嬉笑怒骂着度过那样一段飞扬跋扈的时光,即便知道终归会剥离彼此进入各自独立运转的小星球,岁月终将如流水般平淡着走向中年老年;但曾相携相伴走过这样的岁月或也算不负流年。放在现实中,未必所有人都如此精通文艺张口成句下笔便是水墨工笔,但女子之间这份情却是差不离的。文字间景况美且静。
评分我并非耽溺于黑暗,我爱的是暗中的那一缕光芒;但凡女子相惜,大约是照见另一个自己的缘故;颇有当年初读安妮的沉溺感,但仍不妨碍奔至眼角的眼泪,也让我沉静。
评分这个长,略有点儿支绌。
评分枕书赠。尚不知何以答谢。看来唯有发愤著书这一途了。两个女孩子的故事最是难写。好在枕书姐姐不曾为流俗所污,不似我辈、动笔辄入恶趣味之魔道。虽然,亦终非时下横扫东邻某国的所谓“空气系”者。有文化的百合才是耐看的百合。何况,也写出了人生中许多难追且无奈的事请。
评分人生若只如初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