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年前,南朝宗懔撰《荆楚岁时记》,创岁时记之体例。此书在奈良时代初期传到日本,见于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后来到光绪年间,富察敦崇撰《燕京岁时记》,讲帝都风俗节日。这也是百年前的事。
古之人看重季节,尊敬时序,历史风云过眼,无非甲子轮回,透着从容沉静。小说《岁时记》衍袭的这个题目,也足以让读者料到,其中是怎样细微琐碎的敏感,风吹草动,水流花开。按照某种必然的巧合。客居京都的孟荻认识年长一些的陆明,两个人发现彼此竟是如此相契,如在世上的另一个自己。由秋到夏,再又入春,她们一起去看看银阁寺的月亮,鸭川的流水,奈良的樱花,贺茂桥的葵祭,彼此映照扶持。
上个礼拜天和沈小岳从崇明回来直接去了图书馆,把其中的一张浦东图书馆的借书卡换成了上图的。然后惊喜的在茫茫书海中找到了苏枕书的这本《岁时记》。 是期待了很久的一本书。 因为抱的希望太大,于是一点点的失望也会伤筋动骨。不得不承认,我有些看不下去了。 或许这样的文...
评分(不是小说里的内容。是我的YY) (有剧透) (事实上陆明和孟荻不是这么欢乐的。所以这是YY) “吃什么呢?唉。”陆明露出头痛的表情。 荻嗯嗯答应着,却已经走向沙拉台,在盘子里堆上一叠大白菜,一勺土豆泥。 陆明完全不能理解:“又吃这个?” 荻继续堆沙拉:“嗯,随便吃...
评分啊.这是我第一篇豆瓣的书评呢。 昨晚看到《岁时记》终章的时候,看到终章"我只知道,世上有一个人,曾予我最完满的希望,予我最彻底的信赖,予我无二的知心、懂得。" 本来就感冒鼻塞再加上清泪.一时间情绪乱飞几乎不能续读。匆匆忙忙打开手机发信息给我的那个人,踟蹰的打下问...
评分其实书里的人名我几乎要忘了。但我却能在脑里清晰勾画出几个姑娘的外貌和性格,安静,简约,温和,欲望淡漠,看起来与世无争,在学位上一心执着。 不知为什么,我早先一直抵触读关于日本的文字描写,觉得异族文化离我太遥远,作者越是描写细节,渲染情绪,我越是陌生不知所云。...
长恨此身非我有。
评分枕书赠。尚不知何以答谢。看来唯有发愤著书这一途了。两个女孩子的故事最是难写。好在枕书姐姐不曾为流俗所污,不似我辈、动笔辄入恶趣味之魔道。虽然,亦终非时下横扫东邻某国的所谓“空气系”者。有文化的百合才是耐看的百合。何况,也写出了人生中许多难追且无奈的事请。
评分这书的内容要是正经写成“日本读研相亲记”,说不定还可以,肿么能叫做“岁时记”啊!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啊有木有!通篇拽文字的语调实在是令人作呕啊啊!真不知道五分的星评怎么来的,必须捍卫一下俗人的权利啊!都怪我看到好名字没有免疫力,看一部烂片要两个小时看一本烂书要几天啊有木有!只能当成装文艺装成二逼青年的典范教材来读!
评分周末的清晨被电话吵醒,索性不睡了,读完《岁时记》,在尾处被击中心中柔软之处,泪水涟涟,声不可抑。最爱的情节不是孟荻为陆明裁衣缝裙,也不是冶游作画,而是陆明在雪夜对孟荻说:能饮一杯无?想起很多事,都正正归于这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情怀。如果没错,枕书是我少女时期在杂志上刚到她写的文章就喜欢的作者,真好,谢谢你。
评分年少时喜欢杀戮一般的文字 长大了渐渐懂得清水文的蚀骨入心的妙处。不许流光里,读到周绪说:不要怕,往前看,前面有我在。读到那句:恐惊天上人。于是在飞机上落泪。岁时里,读到范鸣之说:定会努力护你周全。复以书掩面。我并非耽溺于黑暗,我爱的是暗中的那一缕光芒。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