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与对称之美

规范与对称之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江才健 1950年生,台湾辅仁大学数学系毕业。曾在《中国时报》从事科学报道和论述工作22年,为《中国时报》前主笔。

过去在世界多国采访科学家、科学实验室以及重要科学活动。1991年曾至中东地区采访海湾战争,历约旦、埃及和伊拉克等地。

近年特别关心科学在文化中的影响和定位问题,发表有论文和专文讨论,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兼任教职。

著有《大师访谈录》、《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等。

出版者:广东经济出版社
作者:江才健
出品人:
页数:323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540729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杨振宁 
  •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书单 
  •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书目 
  • 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转 
  • 江才健 
  • 物理 
  • 人物传记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杨振宁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名声远超过了人们对他的实际贡献了解的兴趣,但对于一个20世纪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这种了解的缺失势必对客观完整评价杨振宁是不利的。

本书的作者江才健先生,历经四年时间写就本书,其中有一年多在美国,对崔曼、佩斯等物理学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采访。江才健先生是另一位伟大的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传记的写作者,有着较高的科学素养,这些艰辛的工作铺垫,让这本传记达成了科学家传记最困难的一点:描述了杨振宁的数学和物理兴趣及风格的形成,对杨振宁的研究工作做了精当的阐释,同时,这本书力求言必有据的信息采集,也超脱了大多数传记不自觉的文学性的煽情倾向。也因为如此,杨振宁自己评价这本书,开创了用中文写科学工作者传记的新纪元。

这部传记不仅记录了杨振宁的学术生涯、科学成就,也描绘了他的家国之思、儿女之情。由于杨振宁在物理学上的特殊地位,这部传记也是20世纪物理科学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众多物理学家都在其中绽放光彩。

对于持续半个世纪的杨、李之争,本书论述较详,但对于其中的是是非非,作者并没有臆断,只是以中立的视角记录。书中更提及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生活,这是杨振宁首次正面、全面回应此事。

有的人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精彩,其他人有缘分享,是传记最大的价值。现在,请翻开此书,开始一段美妙的旅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本书是杨振宁本人授意的传记,立场早已预设,即使作者力图在写作方法上借鉴西方人物传记的体例,作品依然不会因此确保对传主的公正、独立,特别是在一些争议议题上。不过,由于作者为此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一本资料集还是有些阅读价值的。 ※※※※※※※※※※※※※...  

评分

杨振宁和李政道到底为何反目,如果按着现在通俗的说法,无非是发表论文谁是第一作者之争。这一本来只会在学术圈子里引起关注的现象,却因为当事人是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而引发了几乎整个世界的“围观”。 这样的事情既令人感到遗憾,而又有些不齿,两人作为科学家的美...  

评分

我一直很喜欢看科学史的书。2009年时,我的一个好朋友嫁给了一位美籍华人,此人早在80年代中期就赴美国深造的留学生,当时,中美之间没有正常的留学渠道,借助于李政道的计划,他也算是李的学生了。他在2010年初送我本季羡林之子季承写的《李政道传》,上面讲述了李政...  

评分

看到书中有一段,觉得写得非常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杨振宁认为,他的父亲当年发现他有数学方面的天分,不但没有极力地把他向那个方向上推,反而找人来教他念《孟子》,扩展他历史古籍方面知识的层面,是使他终生都大为受用的一件事情。” 孩子究竟应该怎么培养,孩子成...  

评分

看到书中有一段,觉得写得非常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杨振宁认为,他的父亲当年发现他有数学方面的天分,不但没有极力地把他向那个方向上推,反而找人来教他念《孟子》,扩展他历史古籍方面知识的层面,是使他终生都大为受用的一件事情。” 孩子究竟应该怎么培养,孩子成...  

用户评价

评分

出于对物理学的偏爱,我从高中就关注了杨振宁和李政道。这本书可以和季承的李政道传对比阅读。季承的书语言更加多变,但是有明显的褒贬和暗示,对于李政道当做圣人一样赞扬,有意拉低杨振宁。比如对于规范场,书里暗示规范场是杨振宁的无心插柳。但是熟悉杨振宁工作的人应该知道,七十年代杨振宁和吴大峻,谷超豪等在规范场的数学结构以及和广义相对论,纤维丛关系上做了大量开拓工作,不能说是无心插柳。江才健的这本书语言实在枯燥,但是,更客观!比如对于李杨分手的事,基本只是罗列材料,个人武断分析很少,书中也微妙的写了杨振宁和丁肇中对于吴秀兰的不同态度。总之,杨振宁是个复杂的人,物理上思维缜密又有个人风格,在数学和物理里游刃有余。相比之下李政道差了许多。现实里,对于加速器,对于高能物理思考深刻,也不人云亦云,老成谋国。

评分

很好的书,读着很受启发和鼓舞,杨先生90大寿,可惜离北京太远不能前去膜拜

评分

杨的现在大家非议众多,但杨在学术上真的是二十世纪的物理大家。书中你会看到年轻时的杨智力非凡、求学美国荣获诺奖、中年壮大石溪、晚年回归清华。杨是一个最正常最普通的天才。书中有几节物理学的章节对于文科生太难了,so我直接跳过。

评分

看的不是全本,了解个大概。

评分

这本很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