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

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支平
出品人:
页数:25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3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31160
丛书系列: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图书标签:
  • 福建
  • 社会学
  • 人类学
  • 宗族
  • 明清史
  • 社会经济史
  • 社会史
  • 家族
  • 福建家族社会
  • 历史文化
  • 明清社会
  • 家族文化
  • 地方史
  • 民间社会
  • 社会结构
  • 宗族制度
  • 传统社会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福建家族社会与文化的著作。全书以福建地区为个案,结合地方志、族谱、碑文、笔记、小说等多种文献资料和多年来社会调查的资料积累,从家族制度的形成、家族的内部管理及运行、家族与封建官府的对抗依存关系、家族的扩张与分裂、家族的祖先祭祀、宗教信仰、家族的规范教育、文化娱乐,直至家族的建筑形式等各个角度,全面展示了福建社会文化变迁的生动画卷。作者力求从本土问题意识和宗族组织运作实况出发,把结论融贯于叙述之中,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从中得到自己的体验和启发。

作者简介

陈支平,1952年出生,历史学博士,国家教委首批全国52位“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现任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主要著作有《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明史新编》(合著)、《福建族谱》、《客家源流新论》、《民间文书与明清赋役史研究》、《历史学的困惑》、《透视中国东南》(主编)、《民间文书与明清东南族商研究》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福建的开发与聚族而居的传统
第二章 明代中叶的社会变迁与福建家族制度的发展
第三章 祠堂与族谱
第四章 族产与义田
第五章 族长与内部管理
第六章 割据与官府统治
第七章 乡族间的联络与冲突
第八章 家族与家庭裂变
第九章 家族与人口变迁
第十章 家族的祭祖活动
第十一章 家族的宗教信仰
第十二章 族学与教化
第十三章 文化娱乐与迎神赛会
第十四章 民居特色与家族土堡
第十五章 结语与思考
附录一 流动的移民社会与松散的宗族组织
——崇安农村社会的一个调查
附录二 松散家族制度下的乡村婚姻形态
——崇安县黄柏村实例调查
附录三 清代泉州福全所的众姓合族
附录四 读史为文廿余载
——陈支平教授访谈录
附录五 陈支平主要著作目录(1988-201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是书初版于1991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1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作者陈支平是文革时期进入厦门大学学习的工农兵学员,师从傅衣凌先生获得博士学位。陈教授在学术生涯早期致力于明清赋役制度史、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后因当时北方学者借地利之便,大量开发档案史料,而...

评分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版了陈支平教授的著作《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此举堪称广大学人的福音,因为本书初版于1991年,印数有限,坊间已难寻觅。对于学术著作而言,时间是披沙拣金的最好筛子,陈先生的书经受了时间的检验,被称为“经典”实至名归。...  

评分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版了陈支平教授的著作《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此举堪称广大学人的福音,因为本书初版于1991年,印数有限,坊间已难寻觅。对于学术著作而言,时间是披沙拣金的最好筛子,陈先生的书经受了时间的检验,被称为“经典”实至名归。...  

评分

是书初版于1991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1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作者陈支平是文革时期进入厦门大学学习的工农兵学员,师从傅衣凌先生获得博士学位。陈教授在学术生涯早期致力于明清赋役制度史、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后因当时北方学者借地利之便,大量开发档案史料,而...

评分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版了陈支平教授的著作《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此举堪称广大学人的福音,因为本书初版于1991年,印数有限,坊间已难寻觅。对于学术著作而言,时间是披沙拣金的最好筛子,陈先生的书经受了时间的检验,被称为“经典”实至名归。...  

用户评价

评分

结合『江西宗族问题凸显』现实,书中描述让人感触很深,时代在变,宗族问题依然存在。

评分

写的很好,不过最近刚看了显微镜下的大明,更想看描写细微入里的宗族纪实哈……

评分

同样是写福建的家族组织,跟郑老师的作品相比,本书更多还是停留在对一些表面现象的基本描述。作者认为中原士民迁居福建以后,为了取得生存空间和社会地位,必然会选择聚族而居增强自身力量。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使得国家政权对于基层的控制力下降,导致了社会的动乱与不安定。另一方面也为家族制度及其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这种家族制度对外部社会的变化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迟迟没有解体,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聚族而居是不是移民的必然选择?他们同样可以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结成各种组织。同时书中完全不见福建的原住民在福建家族形成中扮演的角色。所谓的北方移民,不排除其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是真实的,但是更多的会不会是原住民为了掩盖身份修改谱系重素族群记忆的结果?后半部分则更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

评分

蔽省,封建堡垒

评分

“厦大社会经济史第二代代表人物,代表作。”历史学容易陷入材料多材料新,结论一般的矛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