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第三部)

南渡北归(第三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岳南:

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现居北京。

著有《复活的军团》《日暮东陵》《天赐王国》《风雪定陵》(合著)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另著有以自由知识分子学术精神与情感命运为主体脉络的《陈寅恪与傅斯年》《从蔡元培到胡适》《李庄往事》《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等十部,其中《风雪定陵》《西汉亡魂》《遭遇兵圣》《千古学案》《万世法门》(合著)等十余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德、意、日、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销量已达数百万册,为中国最具全球影响的当代著名作家之一。

出版者: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岳南
出品人:
页数:4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447915
丛书系列:南渡北归
图书标签:
  • 历史 
  • 民国 
  • 民国知识分子 
  • 文化 
  • 大师 
  • 知识分子 
  • 岳南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南渡北归3:离别(震撼大结局)》内容简介: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南渡北归3:离别(震撼大结局)》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氛围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令读者感知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的同时,也生发出“在史中求史识”的冲动,并从中吸取一些“历史的教训”。

海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对死亡的恐怖被对这个世界的失望所压倒,这个世界太丑陋了,没有人愿意从坟墓中重新站起来(米兰·昆德拉)似乎就是在铭记那些敢于直面人生的柔弱知识分子,在生命彩虹桥的那头平淡的转化为以死抗争的铮铮铁骨,可惜了,这得是多大的代价,耳边回响依旧是“不愿被当猴耍”!在...  

评分

回顾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人都得面对,同时又对其学术生涯乃至人生命运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抉择无疑是1949年前后的归属地之择。它不像是五四运动时的新旧文化之争,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作为知识分子可以不站队、不表态,为不古不今之学,如陈寅恪般“思...

评分

对死亡的恐怖被对这个世界的失望所压倒,这个世界太丑陋了,没有人愿意从坟墓中重新站起来(米兰·昆德拉)似乎就是在铭记那些敢于直面人生的柔弱知识分子,在生命彩虹桥的那头平淡的转化为以死抗争的铮铮铁骨,可惜了,这得是多大的代价,耳边回响依旧是“不愿被当猴耍”!在...  

评分

从2011年11月2日起,时捧时放,至今日(2014年9月27日晨)终于翻罢了这部150万字的浩然巨作。 在这前前后后的阅读长征中,对这部书的心态也经历了起伏波折:购书前热切期盼,到手后兴奋难释,开读时倍感任艰,读罢后百般感念。 因接触民国史初识那个年代的学界大牛,又因《陈寅...  

评分

陆陆续续看了一些这个时期的书,包括季羡林的《牛棚杂忆》,那个年代终于越来越清晰地显现于眼前。 对于政治没什么好说的,对于人性太震惊了。很多知识分子,抽他们最狠的,不是他们平时交恶的人,很多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学生,或者身边很亲的人。这恐怕是他们心中最震惊和愤怒的一笔...  

用户评价

评分

本欲弃之不读,奈何不忍半途而废,因之续成前缘。孰料作者仍故态复萌,大言剌剌,毫无半点知人论世之心,兼且以己意度人,妄充解人,可笑可鄙!语涉下流,迹近模棱两可,殊欠温厚,亦自降格。是文学焉?何须大肆搜罗,如此铺张,直以小说法出之即可。是历史焉?切割史料,信口雌黄,令人不忍卒读。何如是之不伦不类也!浪费若此之资料、史事,惜哉!

评分

华夏三五百年才能出现一次读书人种子,被太祖用二十年消灭掉。民国38年大陆沦陷,留下来滴能健健康康,精神饱满滴活到民国67年滴已经是上帝滴眷顾

评分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浮言妄语何孤愤,地远天高自盛衰。终卷多出来的两星,自然不是献给文气一贯的作者

评分

这通篇的国军口吻到底是怎么回事……

评分

陆续看了很多天,看完挺难过,因为整本书所写的几乎都是悲剧,都是落幕,一点不符合“核心价值观”。文人确实相轻,但也会英雄惜英雄。不管性格是狂狷还是沉闷,有真水平的总会得到认可。刘文典够狂,但十二万分佩服陈寅恪。钱锺书向来看不起吴宓,但吴对钱素有爱才之心,而钱到晚年惭愧莫及,以吴门子弟自称。傅斯年要写稿子挣钱买棉裤那段快看哭了,文人的风骨与窘迫。曾氏后裔不同凡响,没想到一二百年前的刘秀成案会在文革期间再有回想,并影响曾氏后裔的命运。北大这个园子有太多的冤魂,文革中的教授自杀应该是一个敏感但又重要的研究主题。院系调整中清华受损最大,文理法全划给北大,只留了一个工学院。红卫兵真是太可怕的暴徒。叶企孙带出那么多物理学的巨匠,下场却如此悲惨。看完嗟叹: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个时代落幕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