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斐德博士Frederic E. Wakeman Jr.(1937—2006)是當代最偉大的中國曆史傢之一,其著述在宏大敘事及理論與實證結閤上均為典範。生前為伯剋利大學亞洲學哈斯講座教授。任伯剋利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十一年,並多年擔任諸全國性學術機構領導職位,包括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主席、美國曆史傢學會會長等,也是20世紀70年代美中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
魏斐德著作的中文版有《大門口的陌生人》,《洪業——清朝開國史》,《曆史與意誌——毛澤東思想的哲學透視》,《中華帝製的衰落》,《講述中國曆史》(上、下捲),《間諜王——戴笠與國民黨特工》。
《上海歹土:戰時恐怖活動與城市犯罪(1937-1941)》主要簡介:戰時的上海市有一片“歹土”區,它是指滬西一帶歹徒齣沒之地、1937年至1941年,日本侵略軍、汪僞傀儡政權、外國租界當局、國民黨政府等各種勢力在上海糾纏在一起,錯綜復雜,腥風血雨、“歹土”是暗殺等恐怖活動的中心,又整日充斥著賭博等城市犯罪,《上海歹土:戰時恐怖活動與城市犯罪(1937-1941)》論及1937年8月中、曰在上海正式開戰後至1941年12月美、日爆發珍珠港戰事之前的這段時期內,作為“孤島”的上海之政局和社會狀況,作者敘述瞭上海的“孤島”、國民黨藍衣社在上海的活動、“八一三”事件之後國民黨在上海的“救國”武裝活動、日本方麵報復性的恐怖活動、親曰分子的被刺案、日僞政權的恐怖統治、滬西“歹工”地區不良社會現象與政治的關係等:作者以獨特的視角、翔實的材料、深入淺齣的語言,生動地再現瞭上海這一段特殊的戰亂歲月。全書引用瞭大量同時代的漢文資料和外文記載,有些資料至今鮮為中國的;上海史研究者所見和所用,殊為珍貴,是瞭解上海城市曆史的必讀之作。
37年日本人强势进入上海这个舞台,武力配角变主角。 国、伪、日、沪上本土黑社会,为了各种精神和物质上的利益分歧,残酷、反复厮杀。而西方势力,本来能起到维持底线的西方势力(也就是租界之所以建立),因战时处于自身难保,而缺位了。于是上述几个势力厮杀更加激烈、血腥...
評分37年日本人强势进入上海这个舞台,武力配角变主角。 国、伪、日、沪上本土黑社会,为了各种精神和物质上的利益分歧,残酷、反复厮杀。而西方势力,本来能起到维持底线的西方势力(也就是租界之所以建立),因战时处于自身难保,而缺位了。于是上述几个势力厮杀更加激烈、血腥...
評分歹土是badlands的对译,好像不是一个常用词,顾名思义就是一块状况很坏的地方。现在我们总说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管理水平很高,高过北京(以及其他大多数地方),但当年却曾经有过一段被概括为“歹土”的混乱时光。《上海歹土》讲的就是这一段。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段?此书...
評分魏斐德的这本小书虽然篇幅短,但却是大开眼界。看完才深深领会了王老师的那句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谁!” 按照这本书里的描述,1937-1941年的上海比二十世纪初的西西里更血腥,比三十年代的芝加哥更传奇,更适合成为黑帮,侦探,教父,政客,警察,间谍和各种乌七八糟的意识形...
評分魏斐德的这本小书虽然篇幅短,但却是大开眼界。看完才深深领会了王老师的那句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谁!” 按照这本书里的描述,1937-1941年的上海比二十世纪初的西西里更血腥,比三十年代的芝加哥更传奇,更适合成为黑帮,侦探,教父,政客,警察,间谍和各种乌七八糟的意识形...
不帶有個人情感色彩,描述瞭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惡之花盛開的地方。最後一章感覺似乎刪減瞭?
评分我真的好煩這個翻譯,中文不咋樣卻還還用些冷僻詞
评分好無聊
评分翻譯簡直是一坨。這邊特工殺完那邊殺,和愛國又有多少的關係,賭博和毒品,如果沒有一部分人的絕望又怎麼會有希望。推論到珍珠港的關係實在有點...扯遠瞭...
评分孤島時期的上海,多方勢力爭奪下的分裂與衝突,恐怖活動與妥協交易。我頭一次明白瞭《上海灘》為啥那麼亂。原來租界大佬們也很為難。提及“丁默邨”,我要不要看看《色戒》?漢學傢們為啥總能搞到那麼豐富獨特的資料,於是全書大部分都是扣人心弦的小故事和生動細節,很配閤主題呀——當然還有精彩評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