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弃郁,1974年生于浙江省嘉兴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中校军衔。
先后毕业于国防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获军事学硕士、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曾赴瑞典“安全与发展研究所”客座研究。2000年进入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从事安全政策研究与咨询工作,公开发表论著40余万字。被选、聘为“中美杰出青年论坛”(YLF)成员、国防部“军队外事工作专家咨询小组”成员、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
《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对剧变的世界,发展的中国不断做出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判断,是国际战略研究的重任。为此,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愿对中国的战略研究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也是我们编辑这套“战略研究丛书”的宗旨。我们这套丛书将从广义的角度来讨论战略问题,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环境与资源、社会和人文等众多领域,凡对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均可列入。我们没有既定的作者,凡符合上述选题标准,且学术价值高,有独到的见解,思想性强,文风好,并有政策水平的著作皆可入选。
大国崛起的悖论 新兴国家实力越是增加,老牌大国就越是疑虑。因此,新兴国家的外部压力反而不断地增加。 一 在德国统一后的10多年内,其实力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引起外部反弹,相反德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还得到了老牌列强的默认,这种国际关系史上的“奇迹”。要归因于俾斯麦大战略...
评分 评分大国崛起的悖论 新兴国家实力越是增加,老牌大国就越是疑虑。因此,新兴国家的外部压力反而不断地增加。 一 在德国统一后的10多年内,其实力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引起外部反弹,相反德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还得到了老牌列强的默认,这种国际关系史上的“奇迹”。要归因于俾斯麦大战略...
评分 评分大国崛起的悖论 新兴国家实力越是增加,老牌大国就越是疑虑。因此,新兴国家的外部压力反而不断地增加。 一 在德国统一后的10多年内,其实力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引起外部反弹,相反德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还得到了老牌列强的默认,这种国际关系史上的“奇迹”。要归因于俾斯麦大战略...
英译本由The MIT Press于2017年1月发行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98174/
评分似有所指(11年的书对比19年的当下,真的变化巨大…)
评分特别时期读到这本特别的书,不错!俾斯麦时代、后俾斯麦时代。
评分作者战略眼光有点,历史研究不大行。很多资料都没有用,德文估计也不行,抄错了不少。更多是综合前人,把过程说清楚。议论和立意有切合天朝崛起之意
评分第二帝国时期,制约欧洲局势的一是民族国家意识的高涨,二是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后者引起的多米诺效应使英法德奥俄五国在外交上频频出现紧张(理智来讲,维持势力均势同时争取主动是大战略的精髓),但各国却屡屡因前者的牵扯而力不从心。作者多次指出威廉二世背离了俾斯麦的筹划,仿佛俾斯麦的中庸策略和条约体系完全可以避免后来的失误,但其实德国的失败不在于威廉时期一次次失败的外交战术,而在于德国畸形又僵化的政治和阶层结构。这个结构(军政分家、容克掌权、皇权一家独大、普鲁士陆军贵族化)本身使得德国不得不为照顾保守派而发展重工业、提高关税,为消耗重工业产品和促进阶级流动扩建海军,为消解舆论开辟殖民地。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在俾斯麦时代就形成的。俾斯麦通过福利和“糖果加大棒”应付反对派,操纵民众获得多数支持,本就是危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