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地理名物考釋
一地理通名詮釋
二《禹貢》南方州域之考辨
淮、海惟揚州(32)荊及衡陽惟荊州(37)梁州之華陽(42)《通典?州郡典》關於東南州域之劃分(45)
三主要的地理標誌和分界綫
四唐以前行政建置與人口分布重心
兩漢之區劃與形勢(55)兩漢諸州域間人口分布:兼與唐代比較(60)晉代以降東南區劃的推進(63)
五風俗地理之演化
遷、班二史之論斷(72)《隋誌》、《通典》論九州風俗(80)《寰宇記》東南諸州風俗條(85)
六唐代以前與唐代的東南地理要籍
唐以前總誌和私撰方誌等(90)唐代官修總誌和圖經等(98)
第二章東南行政區劃建置沿革
一唐代行政區劃等級與東南的一、二級建置
二貞觀十二年東南行政區劃
三貞觀十二年之後政區建置沿革係年考訂
四區劃界綫與勘界問題
五唐代與當代行政區劃對照
第三章諸州縣之地理形勢(上)
一山南東道
襄州(160)鄧州(162)唐州(163)隋州(164)均州(165)房州(165)郢州(166)復州(167)荊州(167)峽州(168)歸州(169)夔州(170)萬州(171)忠州(171)涪州(172)澧州(172)朗州(173)
二淮南道
揚州(175)楚州(176)滁州(178)和州(180)濠州(180)壽州(181)廬州(182)舒州(183)蘄州(184)黃州(184)安州(185)光州(185)申州(186)
三江南東道
潤州(186)常州(189)蘇州(191)湖州(193)杭州(195)睦州(198)越州(198)明州(200)婺州(201)衢州(201)處州(202)颱州(203)溫州(204)福州(204)建州(207)泉州(207)汀州(208)漳州(208)
第四章諸州縣之地理形勢(下)
一江南西道
宣州(210)歙州(212)池州(214)洪州(216)江州(218)鄂州(220)沔州(221)嶽州(221)饒州(223)吉州(225)袁州(226)信州(227)撫州(228)虔州(229)潭州(231)衡州(232)邵州(232)永州(233)道州(234)郴州
(236)連州(237)
二嶺南道
廣州(238)韶州(240)循州(241)潮州(242)端州(243)康州(243)新州(244)
第五章唐代東南的生態環境
一地質地貌狀況
二氣候與生態
嶺北的季節循環(250)嶺南氣候與“瘴癘”(258)
三物種與生態
虎(267)象、鰐、蛇等(273)
四唐代東南總體優良的環境質量
環境破壞與資源消耗的隱憂(279)
第六章定居區域之地理類型
一人口定居區域之地理類型:三層次概念剖析
二定居點的微觀類型
豫為城池(287)農業人口定居點暨村落之地理形態(296)
三定居區域的中觀類型
江南(306)雲夢澤(308)三峽(313)豫章(317)山地丘陵(320)海濱(323)
四山川形勢之宏觀分區
淮南(326)兩浙宣歙(328)江西(330)荊楚(331)福建(333)嶺南(334)
五三峽以下之長江水係
六定居區域地理類型的綜閤考察
基礎設施(349)戶口規模與分布密度(351)理論模型與現實狀況(356)
七唐代東南地理:作為曆史的邊界條件
主要參考文獻
一古代文獻
二辭典、工具書和地圖冊
三當代論著
四中譯論著
五外文文獻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