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 的要义与诘难》更多地把《老子》拉到形而下的层面上来作辨析,重点着眼于它在政治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 熊逸说:“我原本的兴趣并不是思想史,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后来发现这样读历史很不流畅,甚至还生出了越来越强的隔膜感,在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是什么’之后,反而不知道越来越多的‘为什么’。”
“于是我想,是不是应该借鉴人类学家在土著部落搞田野调查的态度,即深入到土著人的生活里,讲他们的语言,参加他们的礼拜和狂欢,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理解他们,然后再跳脱出来,在他们的外部思考他们。同样地,把历史当做一个悬隔在我们世界之外的世界,设想自己生活在一段历史当中,生活在一些虚虚实实的历史人物当中,讲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必修课程,会写一手和他们一样的诗词和文章(甚至是八股文),参加他们的诗会、祭祀典礼和科举考试,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来理解他们。
“……我的兴趣正是由此而转入了思想史,先去理解古人行为背后的观念,在思想脉络里来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的走向。而走进去,并不意味着‘一入侯门深似海’,还要走出来才行。所谓走出来,就是用现代知识来思考古代社会。毕竟文明发展了,知识进步了,今天种种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于古人之上,让我们可以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一下比古人耳聪目明的乐趣。譬如对《老子》的无为之治与儒家礼治、法家法治之争,只要有现代政治学、社会学的基本素养,我们就会看得比古人清楚很多;对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变法与守旧之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则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一言而定是非……”
这个熊逸,越读越觉着是我的菜,有意思极了。以前对于老子,就知道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熊逸讲了个故事: 作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的美丽是无法言说的,而荷马在史诗里这样描写海伦之美:在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希腊的长老们商议着如何处置海伦,是把她送回她丈夫那里,还...
评分萧萧 《中国思想地图:老子》,熊逸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太多。而中国历史又特别悠久,所以关于经典的注解也就特别地多,多到让人发怵。自然,这又是像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的通病。 经典之所以是经...
评分 评分 评分虽然对熊逸还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对他的关注却不能麻木。 旁征博引的叙述,告诉了你很多原来不知道的老子的读法。 读到文中的很多话,都有同感,不过好熊已经归纳出来了,这就是高人。
逮谁骂谁。都是从逻辑思辨来找茬。没有深的功底跟不上作者思路。我建议熊逸老师把他所有著作中抽出一部分一本书就叫《我来反驳一切经典》。无数的闪光点读到时都放下书不忍读下去。第一个想法,卧槽,这思维太牛了了!第二个想法,终于又有一句我能跟得上了。
评分胡搅蛮缠是把好手
评分有些质疑不错,但作者你真的不是新一代的援老入法的大师吗!我猜测作者是个搞社会科学的大学教师。
评分越是标榜什么,就说明这个社会越缺少什么。
评分逮谁骂谁。都是从逻辑思辨来找茬。没有深的功底跟不上作者思路。我建议熊逸老师把他所有著作中抽出一部分一本书就叫《我来反驳一切经典》。无数的闪光点读到时都放下书不忍读下去。第一个想法,卧槽,这思维太牛了了!第二个想法,终于又有一句我能跟得上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