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 的要义与诘难》更多地把《老子》拉到形而下的层面上来作辨析,重点着眼于它在政治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 熊逸说:“我原本的兴趣并不是思想史,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后来发现这样读历史很不流畅,甚至还生出了越来越强的隔膜感,在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是什么’之后,反而不知道越来越多的‘为什么’。”
“于是我想,是不是应该借鉴人类学家在土著部落搞田野调查的态度,即深入到土著人的生活里,讲他们的语言,参加他们的礼拜和狂欢,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理解他们,然后再跳脱出来,在他们的外部思考他们。同样地,把历史当做一个悬隔在我们世界之外的世界,设想自己生活在一段历史当中,生活在一些虚虚实实的历史人物当中,讲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必修课程,会写一手和他们一样的诗词和文章(甚至是八股文),参加他们的诗会、祭祀典礼和科举考试,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来理解他们。
“……我的兴趣正是由此而转入了思想史,先去理解古人行为背后的观念,在思想脉络里来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的走向。而走进去,并不意味着‘一入侯门深似海’,还要走出来才行。所谓走出来,就是用现代知识来思考古代社会。毕竟文明发展了,知识进步了,今天种种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于古人之上,让我们可以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一下比古人耳聪目明的乐趣。譬如对《老子》的无为之治与儒家礼治、法家法治之争,只要有现代政治学、社会学的基本素养,我们就会看得比古人清楚很多;对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变法与守旧之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则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一言而定是非……”
这个熊逸,越读越觉着是我的菜,有意思极了。以前对于老子,就知道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熊逸讲了个故事: 作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的美丽是无法言说的,而荷马在史诗里这样描写海伦之美:在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希腊的长老们商议着如何处置海伦,是把她送回她丈夫那里,还...
评分对于多数人来说,听熊逸讲传统文化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他总是站在云端,环抱双臂,笑吟吟的,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无论飘到哪里都是一个局外人。他没有热忱,甚至没有温度,仅有的只是旺盛的好奇心。他不会帮你提升民族自豪感,也不会从古人那里帮你发掘待人接物的生活智慧,...
评分 评分“《老子》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著作,它重点关心的并不是宇宙生成论或者本体论之类的问题,而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为政之道)的问题,它的进言对象也不是官僚或者百姓,而是国家统治者,也就是《老子》常常提到的“圣人”。” 01 — 从古今中外哲学与政治的思想体系大框...
评分中国的思想史很奇怪,留下来的往往是一些只言片语,任后人随意解读。熊大师最与众不同的是就是认真。某些话,某某篇文文章,肯定是出自于某个历史人物根据不同的历史场景,针对不同的读者对像而写的。对于老子孔子这一辈的人来说,他们的平生所学,就是"学得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
吐槽比较犀利,不过似乎《老子》不是这样读的。
评分我爱熊逸轻描淡写间颠覆所谓经典的能耐
评分有意思 逻辑思辨 从逻辑角度来考证把古代思想拉下神坛。没《思辨的禅趣》觉得有意思
评分尽管自欺欺人是我们最廉价的获得快乐的方式,然而,穷人的柔弱谦下和富豪的柔弱谦下毕竟是两回事,同途而殊归。《老子》这些话,是说给“圣人”听的,是说给统治者听的,不是让老百姓拿来做安慰剂的
评分这本是中国思想地图三部曲里最深奥的一本,而老子的思想较之庄子似乎比较简单,熊逸总是这样,让我陷入思考而又无法系统评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