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1958年生于河南延津县。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小说素以下笔辛辣和关注民生为特点。
曾创作长篇小说
《故乡天下黄花》
《故乡相处流传》
《故乡面和花朵》(四卷)
《一腔废话》
《手机》
《我叫刘跃进》
《一句顶一万句》
《我不是潘金莲》等;
本书是作者刘震云和导演冯小刚唯一独家授权的小说和电影故事完整版作品,也是首次面世的刘震云电影版《一九四二》。
刘震云的小说为调查体,简洁而不着一笔作者态度,却准确还原了1942年中国的大时代环境。极为苛刻却慧眼独具的王朔,对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不吝赞誉,力荐给冯小刚。冯小刚说:“我一口气看完,使我对本民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从此“把一九四二烙在了心上……”
电影故事经19年打磨,数易其稿,炉火纯青。书中冯小刚长序为难得一见的“惊世之言”,详尽记述了《一九四二》问世的艰辛与坎坷,极具震撼力!《温故一九四二》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作家刘震云的首部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不能不为人知的、关于饥饿的故事。
刘震云形象地说:1942年河南因旱灾饿死的民众,相当于在那里建了三座奥斯维辛!冯小刚说:“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
当年旱灾、蝗灾使粮食颗粒无收,哀鸿遍野,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刘震云为重温那段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历史,走访灾难的幸存者,完成调查体小说,他也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唯一记述者。
小说出版后,王朔几次力荐冯小刚拍成电影,然而从小说到电影,立项、驳回、修改、再立项……经历了19年的艰辛,《一九四二》才得以公映。电影故事中,刘震云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堪境况为副线,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面对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看了电影,原本没想看书。 但是因为知道电影不是创作者完全原意的体现,冯小刚自己哽咽说到,为了应付审@#¥查,不得不把电影剪得违背自己初衷,剪得不是最好。又因为,温故1942是2012年好书推荐,因为刘震云的一向接地气,所以还是买了看了。 书不厚,后面的类电影剧本和剧照...
评分读这本书常常想起胡适离开北大铁心跟着蒋介石走的时候说的那句话:“民主这个东西,在蒋先生那里,是多和少的问题,而在毛先生那里,是有没有的问题。”越读越觉得讽刺,把胡适这样所谓的知识分子脸都打肿了。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中原大地的河南人民,在一九四二年遭了天灾,...
评分4年前写的书评被豆瓣和谐了,我再贴一遍。我并不理解我写的为什么有不欢迎或不允许的内容。 --------------下面是正文------------------ 正值大年初五,包着饺子的空当,把一篇不长的《温故一九四二》看完了。看完的感受很难描述,看着眼前的饺子,想到曾经的七十年前,就在...
评分由于电影的原因看了这本书,电影拍的差强人意吧,不过至少是个娱乐的手段,并没有打着什么旗号。不过这本号称不是小说的调差报告就让我十分不满了。因为它毕竟相对严肃,饿死300万人这个数字似乎并不经得起推敲。 我并不是什么国粉,因为蒋介石统治时期的中国与现今的中国区别...
评分我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小说(小说版调查报告),总能在字里行间找到电影里的情节(当然,电影要叙事,情节更完整),当时看完电影,内心确是久久不能平静的,可能我也像那位记者一般——站位不高、目光短浅罢。我能理解,作者笔下的讥讽之意,用“宁愿跪着活也不愿站着死”来...
类似文字看过不少,淡淡写来,字字血泪。
评分类似文字看过不少,淡淡写来,字字血泪。
评分若干年前读的 不爱看 弃了 again=-= 那天刚跟某人说完 我对当代作家的作品大部分都很失望 无论国内国外 比如这本 我宁愿去看枯燥的史料 也不愿看他絮叨的小说
评分前70页是刘震云的采访,后130页是电影剧本,上映时删去的情节,书中都有描述,主要是日本侵华的行为,以及蒋介石与国际的关系,还有很重要的,当时不仅有狗吃人,还有人吃人、易子相食、易妻相食,电影中把最残忍的这部分略去了。
评分中篇小说和电影台本的合订本。调查体小说的体裁包括了对当事人的采访,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对常公当时心态的分析描摹,由点到面,由下到上,由现今到当时全方位的掀开了一段因为发生在国破家亡的非常时期而被人为忽视掉的一段隐痛的饥饿史。从文学性上来说,由于主观代入太明显,而人物刻画的篇幅又太有限,所以缺少同样描写非常历史时期的饥饿下引发非常人性的《夹边沟记事》那种入木三分的力度,私以为文学价值并不如后者更大。十九年打磨成熟完整的电影故事虽然因为现实中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造成的遗憾,但是从小说到电影引起的社会影响,唤起公众对民族苦难的反思和纪念,却依然是功德无量。你我大有可能都是灾民的后代,面对苦痛的过去,不能选择轻易地去遗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