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者:
安東尼•劉易斯(Anthony Lewis),1927年3月生於紐約,畢業於哈佛學院。曾任《紐約時報》周日版編輯(1948-1952)、駐華盛頓司法事務報道記者(1955-1964)、倫敦記者站主任(1965-1972)、專欄作者(1969-2001),目前是《紐約書評》專欄作者。1955年、1963年兩度獲普利策奬。劉易斯曾在哈佛大學執教(1974-1989),並自1982年起,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詹姆斯•麥迪遜講席”教授,講授第一修正案與新聞自由。著有《吉迪恩的號角》(Gideon’s Trumpet)、《十年人物:第二次美國革命》(Portrait of a Decade: The Second American Revolution)、《言論的邊界: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簡史》(Freedom for the Thought that we Hate: A Biography of the First Amendment)。劉易斯的妻子是馬薩諸塞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瑪格麗特•馬歇爾,兩人現居馬薩諸塞州坎布裏奇。
關於譯者:
何帆,1978年生,湖北襄樊人,現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著有《大法官說瞭算:美國司法觀察筆記》(法律齣版社,2010)、《刑事沒收研究》(法律齣版社,2007)、《刑民交叉案件審理的基本思路》(中國法製齣版社,2007),譯有《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雲》(上海三聯,2010)、《大法官是這樣煉成的:哈裏•布萊剋門的最高法院之路》(中國法製齣版社,2011)、《作為法律史學傢的狄更斯》(上海三聯,2009)、《玩轉民主:美國大法官眼中的司法與民意》(法律齣版社,2011)。主編有“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傳記譯叢”。曾為《南方周末》、《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看曆史》雜誌專欄作者。
譯者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frankhe/
原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2dvtf.html 1 2008年5月,中国青年人正在发起一场ANTI-CNN运动。有一个CNN的白人评论员用“goons and thugs”来形容中国人。 当时我在美国,遇到一位美国国务院一个官员,谈起此事,他苦着脸 “这个人也常常辱骂我们” 旁边...
評分“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被誉为是评价言论自由最恰当的一句话,在这本书的封面上也可看做是对本书定位的宣传。作为一本关于法制史的书,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民主法制社会在践行宪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和反思。正如最后一章所表达的那样,对待一种社会法制基础,要看这...
評分 評分这是本值得推荐阅读的好书。 在中国政治社会学领域,这本书能出版尤为难得,译者何帆的翻译也处理得很好,让我对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职业水准又恢复了几分信心。 一本好书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观点正确或者立场正确,而是应该告诉你人类获得这样的认识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
評分全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b9cfd01015xpu.html 去年老师讲解言论自由,要求阅读《Make No Law》,也就是国内畅销书《批评官员的尺度》的英文版。我手里两个版本都有,英文版的是First Vintage Books Edition,September 1992版。中文版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4.5, 略囉嗦!
评分Almost an exhaustive account of the first amendment from its origin to today's situation, in a reader-friendly, and non-technical way, including its fundamental role in modern democracy, its conflict with privacy, and its complications and other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评分沒什麼感覺的好書
评分沒什麼感覺的好書
评分沒什麼感覺的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