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历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董事长和《时代周刊》总编,他的作品包括畅销书《爱因斯坦传》,《本杰明·富兰克林传》以及《基辛格传》
这本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在2011年上半年由美国出版商西蒙舒斯特对外发布出版消息以来,备受全球媒体和业界瞩目,这本书的全球出版日期最终确定为2011年11月21日,简体中文版也将同步上市。
两年多的时间,与乔布斯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以及与乔布斯一百多个家庭成员、 朋友、竞争对手、同事的不受限的采访,造就了这本独家传记。
尽管乔布斯给予本书的采访和创作全面的配合,但他对内容从不干涉,也不要求出版前阅读全文的权利。对于任何资源和关联的人,他都不设限,甚至鼓励他所熟知的人袒露出自己的心声。
“我已经做了很多并不值得自豪的事情,比如23岁时就让我的女友怀了孕,以及我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他说, “对我而言,没有什么不可以对外袒露的。”
谈及和他共过事的人以及竞争对手,他直言不讳,甚至尖酸刻薄。他的激情、精力、欲望、完美主义、艺术修养、残暴还有对掌控权的迷恋塑造出的商业哲学一览无余。
同样,他的朋友、敌人,还有同事得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毫无掩饰的视角。
他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企业家,他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满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他创造出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乔布斯的个性经常让周围的人愤怒和绝望,但其所创造出的产品也与这种个性息息相关,全然不可分割的,正如苹果的硬件和软件一样。
他的故事既具有启发意义,又有警示意义,充满了关于创新、个性、领导力以及价值观的教益。
开完一周例会,Boss突发奇想要我们讨论“乔布斯现象“这个话题。身旁的小女生嘟嘟囔囔地说了一句:”我觉得乔布斯的死只是这世上诸多事情中的一个,跟我们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安德丽娅因为时尚编辑纠结于选择哪条腰带而...
评分让我深受启发的几点: 1.不空等 乔布斯年轻时,他要是想要某样工具来造点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会直接去找源头要。 他回忆起在12岁的时候,他想要造一个计频器,于是直接在电话簿里找到了HP的创始人Bill Hewlett,找他要了那些零件。 2.打造自己的现实 乔布斯很早就懂得,要是...
评分Dear Steve, hi, 不知道该怎么开头,只是想和你说一些话,因为最近看到的一些,和想到的一些。 你在第一次没有你出席的苹果新产品发布会的第二天,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很久以后人们会说,你是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走的,因为有人已经开始“预言”:苹果已经到...
评分(1) 1976年,也就是中国文革的最后一年,年仅21岁的乔布斯在简陋的车库里创办了一家公司,也许他不会料到,36年后,这家他亲手创办的企业会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市值最大的企业(6339亿$)——几乎是中国A股市场 总市...
评分写在前面的话 很少读人物传记,不是不感兴趣,而是觉得自己没办法坚持看下去。好比这本书,一天的效率也就是六七十页,所以整本书花了近两个礼拜才消化完全。只是有一点很特别,不管再怎么慢,不管里面的专业术语人物名字多头疼,也不曾想过停下来不看了。有时候忍不住也...
为什么我记得最清的细节是库克爱吃能量棒?
评分刚刚看完!控制欲一直是主旋律,有看穿人性最本质的力量,非好即坏的处事原则,懂得专注,社交上不走常规路!每个伟人不是完人,只是他创造了值得我们去记得的东西!就如同一直用的iPad一样,突然发现那只是37章的事情了,他的生命也到了最后2年,可是还是一如既往,那么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一直活在当下,这样的人真好,我也要努力!
评分你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自己的期许。
评分正如乔布斯1997年回归苹果后的广告语所言: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 他们特立独行, 他们桀骜不驯, 他们惹是生非, 他们格格不入, 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 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 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 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 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评分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尤其是一个具有绝佳鉴赏力、直觉与整合能力的偏执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