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第四版)

美国与中国(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John King Fairbank
出品人:
页数:354
译者:张理京(译) 马清槐(校)
出版时间:1999
价格:4.1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066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费正清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世界史
  • 美国史
  • 美国
  • 经济学
  • 美国研究
  • 中国研究
  • 国际关系
  • 政治制度
  • 历史比较
  • 社会变迁
  • 外交政策
  • 地缘政治
  • 学术著作
  • 比较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世界上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中国研读、旅行、教学。1955-1973年费正清担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哈佛的希根森(Francis Lee Higginson)历史讲座教席。直至他逝世前(1991年),他领导着美国的中国问题的学术研究。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于其门下。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夕,两国高层领导人案头摆放的就是他的《美国与中国》。

费正清的主要著作有:《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 1800-1985)、《观察中国》(China Watch)及《中国:传统与变迁》(China: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等。主编了《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学生时代就很抗拒学校发的或者推荐的历史书,觉得总是黑白分明得有点吓人。费正清的原版书没有见过,但看的都是编译过。我对历史所知甚少,往往囫囵吞枣,所以给不出历史有关的评价。纯粹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该书文字不苦涩(译者功力应该也不错),没有通篇抄诗抄经的。立场中...  

评分

刚看开头,还在头20来页。 作者的视角很有意思,从飞机上俯瞰的视角,让我觉得真是不一样。让我耳目一新的是,书里面从地形、地貌、人类居住的方面阐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一样的根源。 挺有意思,值得一读,看看别人怎么看我们自己。  

评分

前些年看了部叫《米尔克》的传记电影,记录了美国第一位在竞选前就公开自己同性恋身份,并积极为性少数者争取权益,最终被对手射杀的政治家米尔克的一生。看过后相当感动,立马上豆瓣寻求共鸣,共鸣倒是找到了不少,却也发现了些独特的东西——一篇文笔幽默风趣,字段间充满着...  

评分

学生时代就很抗拒学校发的或者推荐的历史书,觉得总是黑白分明得有点吓人。费正清的原版书没有见过,但看的都是编译过。我对历史所知甚少,往往囫囵吞枣,所以给不出历史有关的评价。纯粹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该书文字不苦涩(译者功力应该也不错),没有通篇抄诗抄经的。立场中...  

评分

一,教育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科举功名的人总是同地主家庭有关系,而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总有考中功名的成员。 中国的书写文字并不是农民借此可以获得真理和知识的敞开大门,而是阻挡其上进的拦路虎,需要花费实实在在的大力气才能克服——它是钻研学问的障碍而...  

用户评价

评分

“冲击——反应”理论的典型

评分

观点有意思,可惜现在的我还领会不到这本书的精髓所在,以后再看一遍

评分

刷书。对改革开放的解释偏经典现代化一点,遗憾的是没一直写下去;更遗憾的是半个世纪之后我们连半本《美国与中国》都写不出来,只能写出来《民主的细节》这样的随笔

评分

三星半。本书重点着墨于共和国前三十年——一个属于一位革命浪漫主义者和他的国度的年代,一个唯思想论和人定胜天的年代。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费老对毛、左与“不断革命”的赏识。

评分

刷书。对改革开放的解释偏经典现代化一点,遗憾的是没一直写下去;更遗憾的是半个世纪之后我们连半本《美国与中国》都写不出来,只能写出来《民主的细节》这样的随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