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葉芝(1865-1939),愛爾蘭詩人,1923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他一生幾乎都用於對生命奧秘的無盡探求和對美的無限追求,被喻為“20世紀最重要的英語詩人之一”,也有人認為他就是20世紀最偉大的英語詩人。
威廉·巴特勒·葉芝在28歲時,采集愛爾蘭鄉間神話,集結成《凱爾特的薄暮》,這本書展示瞭一個與現實平行的幻想世界之全貌,也是葉芝投身唯靈論與神秘主義的起始。葉芝在自序裏說,“這個世界盡管殘缺破損、笨拙不堪,卻也不乏優美宜人、富有意義之物,我像所有藝術傢一樣,希望用這些事物創造齣一個小天地,通過幻象,嚮那些願意順著我指的方嚮看去的同胞,展示愛爾蘭的一些特點。”這本《凱爾特的薄暮》的意義不僅在於拾起瞭散落在鄉間的純樸珍寶,而且是愛爾蘭民族傳統文化復興的推動力量,最終幫助促成1921年愛爾蘭自由邦的建立。
1893年的青春、爱情和寂寞——夜读《凯尔特的薄暮》 (注:本文上次发过,应平面媒体要求,不得不暂时删除,现在警报解除,重新贴来,谢谢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对小弟的支持!) 2008年,南京五台山,星点微冷小雨。挟着湿伞,踟蹰于先锋书店,仿佛持剑四顾而心茫然...
評分深绿的封面,黑色的阴影,“凯尔特的薄暮”几个字在黑底上毫不突出,但是,已经隐隐传递着一种奇幻与神秘的气氛……在一种静寂的心情下,我翻开了W.B.Yeats的这部著作。 在自序里,Yeats就表达了他的一种看待世界的态度——“公正的记录”、“不用我的任何观点挑剔、辩解”...
評分深绿的封面,黑色的阴影,“凯尔特的薄暮”几个字在黑底上毫不突出,但是,已经隐隐传递着一种奇幻与神秘的气氛……在一种静寂的心情下,我翻开了W.B.Yeats的这部著作。 在自序里,Yeats就表达了他的一种看待世界的态度——“公正的记录”、“不用我的任何观点挑剔、辩解”...
評分读完第一页,脑子嗡一下... 小时候读古诗十九首,人家说“言人所思而不能言,所能言而不能言尽”,还是非常温柔和雅的评论。到了这儿,这种感觉却让人绝望。怎么有人把这件非人间的衣裳,裁得比自己都懂得自己?怎么憋闷窒息了那么久的话,有人说得比自己贴切美好一万倍?如果...
評分两本涉及魔与幻且不应当错过的书 一、《佩德罗•巴拉莫》,鲁尔福 著 译林出版社出版 我误以为这是一本普通的书,任它在桌上躺了很久,直到某个百无聊赖的下午。阅读它的过程,仿佛传说中无知者懵懵懂懂闯入鬼界:貌似安详的路面空无一人,街景愈行愈陌生,只听得自己喘...
爛翻譯
评分一星是針對這個版本而打的,譯文實在太差,堪比機器翻譯。點瞭一下“田偉華”,齣來十數本名著,看來此人不僅精通多國語言,還是個很高産的翻譯傢。
评分抒情版聊齋誌異?
评分精怪的精彩世界逐漸在消逝吧……城市包圍農村瞭……
评分精裝,我愛...不過翻譯水平差點,紙質也不大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