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曙林
四月影会重要成员。
1954年出生于北京。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
1976年开始摄影,师从狄源仓先生。
70年代的作品:《先进生产者》;
80年代的作品:《1980年的北京高考》、《八十年代中学生》;
90年代的作品:《矿区劳动者》、《山区女孩二十年》;
2000年以后的作品:《气息》、《两个女人》、《云南风景》等。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像素》杂志“年度摄影家”称号。
2010年获得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摄影师奖。
本书是一本图文集。收录了摄影家任曙林的一百八十多张珍贵照片,也即他命名为“八十年代中学生”的照片集,同时与这些照片收录在一起的是十几位经历者、观察者的文字。
翻看这一张张照片,不论是黑白照还是彩色照,都透着浓浓的特属于八十年代的气息,完全不似如今数码照的鲜丽、精确,这些从胶片中诞生的照片似乎都有了生命,从快门按下,定格到暗房里的洗印、悬干以至日后的保存、展示,它们都像带着自己的故事,一路走来。
这一百八十多张照片,不仅是一个摄影师的一次漫长的记录,更是一代人对自己曾经历过的时代的一种记忆。照片中的这些“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如今大多已是年过四十的中年人,而他们的孩子现在又多在经历自己的中学生生涯。今夕比照,相信这照片中所展示的,已不仅是这些已为人父母的“八十年代中学生”所经历的生活,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毫不客气地告诉我们,那过去的一切真的已经成为“历史”,如今的中学生还能想象他父母们的中学时代吗?
文字和图片的记忆细腻温柔,如果站在放大的照片前,我定会又哭又微笑。那种清新、纯真、可以击中每个人的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一般都是七十年代出生,那个时候还没有一个我。我只能算八十年代小学生,只能记得白球鞋,A字裙,报纸擦窗户,打腰鼓,办黑板报,挤公交。。...
评分《八十年代中学生》——影像的魅力 By 马凤洁 我得承认这本书很可爱,因为有很多勾起人柔柔回忆的相片。好多或单薄或丰满的回忆,渐渐地被唤醒,即使只是某一处场景,或者人物某个动作,甚至只是一个雨天,就可以让人感动好一会儿。我总想,人有时,是需要被感动一下的,...
评分天涯推荐。一本摄影集,同时也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感觉很奇妙,在80年代,校方会允许一个摄影记者进入校园,和孩子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而学生们作为被拍摄的对象,虽然可能开始比较戒备,但是留下来的作品里表现出来的轻松和随意,还有那个年代所独有的风华正茂,让人感动。
评分那静谧的校园——读《八十年代中学生》 任曙林的这组图文最早是在《读库》看到的。当时读着,只是被清新自然的风格折服,钦佩作者选择关注群体的眼光,并没有网友在群里在组里交流时候那股热乎的感觉。转眼,这个专题出版了单行本,而且是雨枫的试读书。领了一本,开头是陈丹...
评分温暖和哀伤,大约就是那句著名的文艺短句:淡淡的忧伤。呵呵。 关于本书的内容和照片,其实已经不陌生,在《读库》中感受过一遍了。也正因为此才会再买下此书,因为是在是非常喜欢。 而这一回, 一边翻看这书,一边在揣摩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在20多年前的数年间,静静...
一个时代的逝去
评分永逝的时光。
评分会不会也有人来记录我们的青春?
评分那一年
评分永逝的时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