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奖提名作品
村上春树:近半世纪的书,我最喜欢的是《别让我走》。
石黑一雄:(希望这本书会是)一小口袋诚实、厚道和幸福。
1923年以来《时代》周刊百佳图书
2005年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提名
2005年《出版人周刊》十佳图书
2006年意大利塞罗诺文学奖
2005年美国《纽约时报》百部值得关注图书
……
英格兰乡村深处的黑尔舍姆寄宿学校,幽静,迷人,孤立。凯茜、露丝和汤米就在这里悠然成长。他们被监护人小心地呵护着,并接受着良好的诗歌和艺术教育。只是,他们的生活从不和外面世界有任何交集,哪怕周末也不曾回家。
成年后的凯茜渐渐发现记忆中无瑕的成长过程,处处都是无法追寻的惶惑与骇人的问号,恍然间洞悉了学校的全部真相……
石黑一雄(1954— ),生于日本长崎,五岁随父定居英国。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著有六部长篇小说,获奖无数,其中包括一次布克奖(《长日留痕》),三次布克奖提名,并获大英帝国勋章及法国政府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读品】罗豫/文 一群孩子在一所特别的学校长大。他们之间有友谊、妒忌、取笑、欺骗……与正常的孩子别无二致。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从小被灌输了一套关于自己人生责任的学说:他们活着,就是为了向外面世界的人提供器官。一次次捐赠后,他们会越来越虚弱,最终光荣实现人生意义...
评分1.感觉本书内敛的笔调并不很适合克隆人这么一种激进的伦理题材。 2.虽然也是五星之选,但相比于《疾病解说者》还是有所差距。 3.编辑的功课不够到位。纵然不是推理小说,封面封底简介译序中无处不在的泄底依然十分可恨。和《捕蜂机》可谓难兄难弟。 4.装祯好难看。尤其封底介绍...
虽然之前看过电影,但仍是一次不错的阅读体验。石黑以惯用的追忆手法让故事蒙上如旧梦般的迷离美感,而幻灭式的结局不仅仅是悲剧的升华,也是对深层主题的有力追问。
评分邂逅:2017.11.; 旅程:2017.11.-2017.11.21.; 地点:坡; 至今读过的石黑作品里最好的一部。借着科幻和克隆人的壳,本质谈的还是作者最擅长的孤独感。一直到两人去见夫人之前,我脑海里划过的都是《我也很想他》这首歌。虽然角色可能有些错置,但情绪是那样相似。然后才意识到让人悲伤的除了青春的孤独,还有生命本身的孤独啊。捐赠不过是加速和戏剧化了对正常人来说终将无可避免的生老病死而已。虽然结尾仍是长日留痕式的那种“即使这样也要活下去”的乌云之光,但传递出来的悲伤虽不歇斯底里,却也久久挥之不去。
评分石黑一雄笔下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被自己的回忆所困。他们受到欲望的驱使,渴望拥有好的出身和高贵身份,他们极度需要并无意识地为自己编造更美好的生活。
评分唔,虽然科幻内核,可是最终也没有给出一个震撼的转折啊……只是记录,而有没有灵魂这一点,挖掘得还是不够深。
评分当知道所谓的捐赠是什么意思,其后的阅读就一直带着心悸,小说并非着眼生物工程的伦理,面对那样的残忍的未来他们从无反抗,只是默许自己的责任和命运,他们被当作学生培养不过是为了证明他们也可以有灵魂。她在死前请求他们原谅,说耽误了他们相爱,现在去告诉夫人,还来得及延期——他们以为艺术和相爱可以延期,只是延期。一个小女孩,她紧闭双眼,胸前怀抱着那个仁慈的世界,一个她的内心知道无法挽留的世界,而她正抱着这个世界恳求着:Never Let Me Go。让人心碎。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462991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