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谁著史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韩毓海 中国历史 经济 历史学&社会学 政治 思想史 文化思想
发表于2025-04-01
五百年来谁著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不是严肃的學術著作,其中对士大夫和胥吏的肤浅评价尤其令人失望。
评分我一个非专业人士都觉得内容幼稚可笑,很多东西还不如80年代思想解放时候的东西成熟,这样的书再版四次,完全是官方的立场。 中国搞文科真是没什么前途,限制太多了,个人认为这本书根本无法代表作者的真实想法(否则未免太瞧不起北大的学术水平了)。 不过称赞他的勇气和厚脸皮,说实话多一些这种人对中国的积极意义远大于消极意义。(以退为进也是好棋) 但是就事论事,一星不能多,剩下的一星安慰一下作者。
评分不是严肃的學術著作,其中对士大夫和胥吏的肤浅评价尤其令人失望。
评分近来读过的少有的好书
评分1)中国明清两代的衰弱内因,核心在于缺少先进的国家财政体系和基层组织,以及“运气不好”。2)“官无封建,吏有封建”,是个老问题,也是个顽固问题。基层权力实际被“胥吏”把控,朝廷从上派来的官员一心只为升官,无心恋战,也无力改变。3)从根本上变革社会,上看财政金融,下看基层组织,外看世界大势。
韩毓海,北京大学教授。曾任纽约大学东亚系教授,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特任教授。著有《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摩登者说》、《从“红玫瑰”到“红旗”》、《知识的战术研究:当代社会关键词》、《天下:江山走笔》等。
多年来,韩毓海以其大气磅礴的思想气度、汪洋恣肆的文字风格、慷慨恢弘的人文抱负,成为“士”的精神传统在当代的有力接续。
《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第3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了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从地缘政治的变动、财政金融体制和政治变革的角度,重新回答了“李约瑟之谜”——即“近代中国何以落伍”的问题,指出:理论与现实结合、政治与民众结合、财政金融制度与生产发展和民生结合,乃是中国复兴和中国道路的三个关键点。
“伪学术”说的是一种包装图书的方法和理念,即,把学术著作伪装成通俗读物。这个说法来源于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两本书,《金融的逻辑》和《五百年来谁著史》。 《金融的逻辑》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是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五百年来谁著...
评分如果本书将书中杂七杂八的内容去掉,将主题缩小点,别追求那么宏大,比如只限定在金融或者货币,然后将资料补充得更详实些,可能更好。 从货币金融的角度来考察近代历史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启发的视野,可惜作者没有把立论的基础打扎实,就急于带出自己的推论,由此造...
评分为什么说,这本书可以检验一个人历史基础和经济基础呢。 1.全书大忽悠,如果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缺乏一定的经济学基础,普通中学生大学生,工农商贩很容易被忽悠。 2.全文历史论证学术底子很差,通过局部现象就推导出结论。 如把中国明清500年来没有对外侵略解释为和平,...
评分历史上一直非常遥遥领先的中国,曾经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为什么从1840年开始,却坠入了屈辱苦难的深渊?以前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除了扼腕痛惜之外,被告知的原因就是: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和中国封建政府的腐朽无能。...
评分当我们把有些知识或是有些现象认为理所当然,这些知识和现象便成为了常识,而一旦成为常识后,便在我们头脑里面形成定向思维,定向思维的结果与其说是不加思考一语道出其中的玄机,不如说是懒于思考只管接受人云亦云的观点。这种现象似乎逐渐在网络上泛滥开来,从“周老虎...
五百年来谁著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