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十三岁时家道中落,此后辍学经商,二十二岁时前往伦敦,在剧院工作,后来成为演员和剧作家。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仲夏夜之梦》(1596)、《威尼斯商人》(1597)、《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无事生非》(1599)、《第十二夜》(1600)、《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雅典的泰门》(1607)等。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这些悲剧主人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莱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时代“颠倒混乱”,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无力回天;奥瑟罗正直淳朴,嫉恶如仇,却轻信奸人妄语,杀妻自戕,追求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涉血前进”的罪人。
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年少时期曾反反复复地翻阅着这本被誉为莎士比亚最富盛名的剧本,感触却是平平。如今将其重新翻开来,带着对命运、死亡的虔诚与思考,我竟是这般地不敢有丝毫懈怠。 何必为部分人生哭泣,君不...
评分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年少时期曾反反复复地翻阅着这本被誉为莎士比亚最富盛名的剧本,感触却是平平。如今将其重新翻开来,带着对命运、死亡的虔诚与思考,我竟是这般地不敢有丝毫懈怠。 何必为部分人生哭泣,君不...
评分哈姆雷特 李尔王 奥赛罗 麦克白 哈 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不可不提的聪明和勇气 他是个不幸的王子 父亲被杀 母亲放荡 因此爱人溺亡 挚友反目 但是仇是报了 人也死了 奥 头脑简单 个性冲动 听信谎言 冲动犯恶 他天性如此 其实不该与名门美人结合 李 相信假...
评分 评分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年少时期曾反反复复地翻阅着这本被誉为莎士比亚最富盛名的剧本,感触却是平平。如今将其重新翻开来,带着对命运、死亡的虔诚与思考,我竟是这般地不敢有丝毫懈怠。 何必为部分人生哭泣,君不...
后附的书评不错
评分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评分高中买的书终于看了……厉害是厉害,但是和莎氏笔下的任何一个人物对话都能分分钟把我逼疯……
评分看的最舒服的还是朱版 后面还附有残雪的评论
评分尚未读懂莎士比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