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明

东亚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当代美国研究远东思想史的权威学者。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于这一专门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著作宏富,对宋明理学尤有精湛的研究和丰硕的成果。几十年来他一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曾兼任副校长和东方语文系主任。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狄百瑞
出品人:
页数:135
译者:何兆武
出版时间:2012-1
价格:1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70791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狄百瑞 
  • 历史 
  • 思想史 
  • 东亚史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文化史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无论在古典形成时期、佛教传入时期、宋明新儒学时期,还是近代东、西碰撞时期,在以儒家为价值内核的东亚文明内部,均展开过持续的思想对话。而狄百瑞教授的这部《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正是以此种对话性为主线,来追问支持文明之发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缘此,《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并非表现为单纯的回溯,还更表现为积极的前瞻,因为借助于上述“既分又合”的辩证形态,作者展示了他所向往的未来世界文明的典型存在样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7月中旬,美国著名汉学家狄百瑞先生在家中驾鹤西游。本着为新近逝去的知名学者或作家举办纪念专场的传统,金陵读书会在8月23日晚举办专场沙龙,以狄百瑞先生的《东亚文明》一书为中心,畅谈先生在东亚文明与思想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 以狄百瑞先生的学术履历来看,《东亚文明...

评分

7月中旬,美国著名汉学家狄百瑞先生在家中驾鹤西游。本着为新近逝去的知名学者或作家举办纪念专场的传统,金陵读书会在8月23日晚举办专场沙龙,以狄百瑞先生的《东亚文明》一书为中心,畅谈先生在东亚文明与思想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 以狄百瑞先生的学术履历来看,《东亚文明...

评分

7月中旬,美国著名汉学家狄百瑞先生在家中驾鹤西游。本着为新近逝去的知名学者或作家举办纪念专场的传统,金陵读书会在8月23日晚举办专场沙龙,以狄百瑞先生的《东亚文明》一书为中心,畅谈先生在东亚文明与思想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 以狄百瑞先生的学术履历来看,《东亚文明...

评分

7月中旬,美国著名汉学家狄百瑞先生在家中驾鹤西游。本着为新近逝去的知名学者或作家举办纪念专场的传统,金陵读书会在8月23日晚举办专场沙龙,以狄百瑞先生的《东亚文明》一书为中心,畅谈先生在东亚文明与思想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 以狄百瑞先生的学术履历来看,《东亚文明...

评分

7月中旬,美国著名汉学家狄百瑞先生在家中驾鹤西游。本着为新近逝去的知名学者或作家举办纪念专场的传统,金陵读书会在8月23日晚举办专场沙龙,以狄百瑞先生的《东亚文明》一书为中心,畅谈先生在东亚文明与思想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 以狄百瑞先生的学术履历来看,《东亚文明...

用户评价

评分

狄百瑞先生关于东亚文明的专题讲座实录,以东亚各国的主流思想为主要考察对象,详细考察东亚各国千百年来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融合与互动,以及东亚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所呈现出的整体文化面向,并强调东亚文明对于西方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考作用。尽管这个译本错误甚多,但原书价值值得肯定。

评分

狄百瑞对东亚文明史的阶段划分,当然这个大前提就是东亚文明是一个潜在的文明共同体(不否认中国的中心地位)。五个阶段的划分其实并不是太新奇,毕竟佛法西来,两宋新儒学对古典东方文明的塑造是革命性的,最后中西文明的碰撞更有全球意义。重点倒是对五个阶段各自的分析和解读,另外是看到中国和韩日的差异之处以及相应的解释。

评分

又重新读了一遍,重新感受到这本书的优秀之处(除了翻译太拗口而没有美感了)作者所论述的儒家学术和理论的发展,在不同时代的局限和对当下时代的意义,都谈的很清楚透彻,而仅提出朱熹一句“古之学者为己”,就演绎出新儒家的内省核心,也是很精彩,第四章谈东亚近代转化,全篇都精彩,从改良的个人到不同选择的国家,大开大合,并提出对现在也充满警醒意味的问题:竭力追求技术和威力,而不追问自己内心的道德,以及它的规范力,那么要如何达到最终的人文目的?这个问题在小的视角上也可以这样问:在每个人都和自己手掌的电子屏幕恋爱的时候,曾经延续而井然有序的生命感将去往何处?

评分

狄百瑞先生关于东亚文明的专题讲座实录,以东亚各国的主流思想为主要考察对象,详细考察东亚各国千百年来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融合与互动,以及东亚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所呈现出的整体文化面向,并强调东亚文明对于西方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考作用。尽管这个译本错误甚多,但原书价值值得肯定。

评分

很明显,作者对于思想史问题的把握要远甚于对一些基本史实的认知。值得一提是,翻译问题。我不知道何兆武先生具体翻译了多少篇幅,也不知道何冰何何兆武有什么关系。但我确实觉得,能把概述型文章翻译得如此惨不忍睹真的很不容易。如果用“信、达、雅”三项基本要求去审查的话,那至少“雅”这一项肯定不合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