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德,Ovidius,Publius Naso(公元前43~公元18)古罗马诗人。生于罗马附近的苏尔莫,卒于黑海边的托弥。年轻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在罗马学习演说修辞,对诗歌充满兴趣,后又在雅典深造,并游历西西里和小亚细亚一带,最后回到罗马。从18岁左右开始诗歌创作,他的诗在题材和技巧方面受到亚历山大里亚风格的影响。他的诗语言优美,技巧娴熟,在当时非常流行,中世纪时仍然受到欢迎。
奥维德曾三次婚配,第三个妻子出身名门,使他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结交皇家诗人。公元1年发表《爱的艺术》,这是古罗马文学史上一部独特的书,同时又被誉为天才的著作。主要描写恋爱的技巧,深受青年人的喜爱,这部著作与奥古斯都推行的道德改革政策发生冲突。公元8年奥维德被流放到托弥。10年后忧郁而死。
奥维德一生创作丰富。早期诗歌多是反映生活、爱情的哀歌体情诗。他的诗对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罗马爱经》:如何觅得意中人,并与之厮守终身?打开这部被雪藏了两千多年的昔日禁书,诗人奥维德将引领你穿越到罗马时代的生活场景,一个充满美酒、轻佻、喷泉、调情、暧昧和世故的社交圈。在这里,神与凡人同乐,维纳斯、海伦、美狄亚的爱情故事,在向你暗示爱的哲学。
迦太基女王狄多为什么会为抛弃自己的埃涅阿斯自杀呢?奥维德的答案是:因为她不懂得爱的艺术。他明确地表示,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恋爱技巧不单单是写给男人们的,女人更要学习如何经营爱情。如果这个世界能够以奥维德所列的方式相互爱恋,那么将不会有得不到爱的男子,也不会有那么多含恨而终的女子。
《罗马爱经》向世人传达了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没有技术含量的爱情是不可靠的,爱情需要艺术。需要一些智慧的谎言、掩饰和矫情,需要经营、宽容与隐忍。当爱情归于平淡后,唯有懂得爱情保险术,方能令它起死回生。
在《罗马爱经》中,诗人奥维德自称为爱神丘比特的老师,以神的名义,向世人宣讲爱的艺术。书中共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指导男子如何俘获心上人,以及如何保鲜爱情,第三部分则从服饰打扮、内涵修养到房中之术,指导女子如何吸引男子,长久地锁住一个男人的心。诗文里穿插着许多罗马神话故事和典故,格调高雅,笔触轻松自然,而又不流于淫秽。
爱的由来莫名其妙 爱的过程五花八门 爱的结局千奇百怪 爱的技术则只有一种便是奥维德所写的那一种卢梭写忏悔录 卡夫卡著变形记 向旷古绝今的诗人致敬
评分从图书馆偶然翻到的小书。因为总是希望自己尽量读原文,读不过来也要尽量看英文译注本,所以即使很喜欢的作品,也不大留心中译。不过,因为中学喜欢过戴望舒的诗,好奇他会是怎样的译者,便把这本书借了出来。 粗粗的看了一遍,很多惊喜。戴的中译是三十年代完成并出版过的,...
评分 评分和萨德笔下那些经典的现代爱经相比,这本两千年之前的《爱经》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尽管同属于奉献给维纳斯庙宇的伟大祭品,后者却显得温柔轻快得多。这种循循善诱的口吻更像一位情场老将,正在灌输那些不谙世事的女子以爱情妙术。言语之间无可否认的魅惑力量使他在今天看来...
评分作者尝试用艺术的手法描绘另外一种艺术,但始终是轮廓。 也许是语言本身的局限性,“爱”从始至终没被人描述清楚过,大多都是感觉说。 《爱的艺术》是站在男性角度,教人如何获得爱,其中包括追求,维持一段爱的关系。 但如果要说艺术,艺术真能被借鉴吗? 除开文藻不提,此...
历史在前进 人性一点都没变
评分人性未变。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相比印度与希腊爱经,私下偏爱罗马爱经;原因大概在于其更符合当代文明精神。
评分这是一本多么“邪恶”的书呀。但是,戴望舒这个雨巷诗人的翻译真不错。透过这本书也看到了罗马文明的物欲化程度。
评分古罗马人的爱情技术书
评分【2016/03/06】#做手不离卷的阅读者# 奧維德 羅馬愛經。其實是陸陸續續看的、一開始我是抱著maybe大尺度無節操看的、後來看看還好。雖然也有這部分、但是結合希臘神話講解如何撩妹還是挺有意思。翻譯還是戴望舒、後來發現的時候我稍微凌亂了一下。不過也對、大抵只有詩人才能翻譯出詩人想要的味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