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房之介
1950年生于日本东京。1982年至1991年,在杂志《周刊朝日》连载《学问》。1987年至1989年,在NHK教育电视台周六俱乐部栏目主持《夏目房之介讲座》。本人也画漫画,自称漫画专栏作家。著作有《夏目房之介漫画学》(筑摩文库)、《手塚治虫在哪里》(筑摩文库)、《新编学问 虎之卷》、《新编学问龙之卷》(新潮社)、《人生达人》(小学馆)、《不肖孙儿》(筑摩书房)、《漫画与“战争”》(讲谈社)等等。1999年荣获第三届手塚治虫文化奖特别奖。
日本漫画为什么能够吸引众多读者?故事魅力自不必说,表现结构也似有秘密。漫画研究十载之际,夏目房之介以其敏锐的感受性和洞察力,解读线条、对话框、格子的结构和功能等等漫画家想出的种种点子,阐述其趣味所在。
什么是“形喻”?什么是“间白”?
这些新术语用来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呢?
夏目房之介的“漫画表现论”必将带给你不一样的漫画体验。
日本漫画确实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我国以前绘制连环画的艺术家们曾经试着转型开发适合青少年的漫画作品,往往以失败告终。当时曾经阅读过类似作品,总感觉不伦不类。看了本书,终于明白,其实日本漫画有其本身特有的表达方式。 可惜该书成书较早,书中的某些数据应该更新了。而...
评分泛泛地看完,能看到为什么日本漫画在繁荣之余为什么有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漫画家的尊重以及对出版业,版权的态度,作家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趣味。文中提到了香港市场当年的繁荣,而与日本的区别在于香港实现的是工厂制度,所有的画家在公司下创作,公司的方向就是画家...
评分这本书让我既欢喜又失望 我相信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如果看到这本书最初会和我一样激动 杉浦茂、とり みき、永岛慎二、冈崎京子(我一直觉得她是太牛逼了才会被上天降祸导致十五年无法动笔)等等,他们大多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大陆正式发行的出版物上 就连目前号称"日本Cult之王"的唐泽...
评分为啥日本的漫画这么有趣 ——读夏目房之介的《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 ■禾刀 如果拥有像笔者这样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童年,想必对连环画并不陌生。拥有更多连环画包括日本漫画《铁臂阿童木》,一直是那个年代儿童的梦想。据说有位日本人,当年来到中国,亲眼目睹《大闹...
评分最近断断续续地看了《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那本书。感概最大的是它其实似乎一直在讲创新,全本书也许都没有写到“创新”这个在中国已经被说烂了的词,却一直在讲,从起步到现在他们是如何创新的。讲那些出现在漫画史上的新东西。或者将传统用成新的东西。 最开始漫画在日本是...
: J218.2/1463
评分推荐。日本漫画看得不多,就看过的那几本都是楳图一雄啊中山昌亮啊伊藤润二啊驾笼真太郎啊……(捂脸),不过因为这本书大部分谈艺术表达的共性问题,我这种对主题没太多了解的也阅读无碍。就像写小说评论,有些关注主题内容有些关注文法架构一样,这本书跳出了以往对漫画含义解读的圈套,从手法、用笔、页面建构、格子的使用等等技术角度剖析漫画。见解很独到,读着读着觉得确实是那么回事,由此可见文化约定的力量,不知不觉已然身在其中确并不自知,想来也很有意思。最后附了两篇作者的演讲,有点bonus的意味,其中就有涉及了漫画情感表达和针对画家个人经历的初步探讨,甚至还浅谈了一下作者的恋爱观哈哈。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引用的资料偏旧,成书太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也侧面说明了日本对漫画的思考已经超前到变态了吧……
评分漫评人必读——除此外,因为模仿电影分镜的引入,所以,前段读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设计也同样重要。
评分整体而言比较随心所欲,内容不够丰富,稍偏浅显。关于画格的那部分讲得很详细。启发性不如《理解漫画》。日漫编辑相当于制作人这个提法很好。
评分Yukeido。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