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咸平,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被公认为公司治理方面的顶级学者。
著有《操纵》、《整合》、《运作》、《思维》、《标本》、《科幻》、《模式》、《突围》、《误区》等中文著作。
中国式MBO:国企改革为什么迷失(修订版),ISBN:9787506043687,作者:郎咸平 等著
鼓吹中国国企MBO者还有一个逻辑上的错误。 他们大谈MBO,只是针对国有企业,从未提出要把民营企业 MBO。 要知道,美国公司基本都是私有企业,MBO 也都发生在私有企业管理层身上。 为什么到了中国,MBO 就只针对国有企业了呢? 如果MBO 真的那么好,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从来不...
评分中国MBO的目的,是要通过民营化挽救国有企业,这与美国的目的没有相同之处。 【在 MBO 中,融资是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着收购成败】 美国是以债务融资为主的市场。 美国的MBO的融资构成中,债券始终都占据 80% 以上,即使在后来的90年代也仍然保持在70%以上。 中国却没有这样...
评分中国没有相应的法律来保护债权人,会造成经营者剥削股东、剥削银行。 在美国,破产就是重组。在中国的企业,破产就意味着关门,伴随关门的同时,往往已经是被掏空,无力回天,债务很难得到清偿。 ???? 所以,在国内,如果MBO用银行贷款买断企业股权,可能很危险。 经营者通过MB...
评分非上市公司的可塑性:对于资本玩家来说,控制非上市公司,可无需公开披露企业财务及股权变化,便能随意进行资本游戏。 一个方便的平台,供其操控财务表现及进行利益输送。 健力宝并非上市公司,要取得资金,最直接的办法不外乎向银行借贷。涉足多项投资,背后可能是为了取得更...
评分面对中国企业中国式MBO的种种教训,郎教授的团队对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试图用数据来解释,为何国企改革屡屡迷失。并给出了治病药方,话说是中国根本没有真正认识MBO的本质,缺乏强力的监管,领高层将这一本来的一道利器,胡乱挥砍,造成重伤,得不偿失。国企实行MBO,若监...
从外部公开研究的角度看,书中所质疑的操作在现实中是很难被证明或证伪的,甚至恰巧出现了预言的结果甚至不能简单归纳为财务技术的推断结论;倒觉得方法论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评分多多益善
评分触目惊心!在网络查了一下相关人员的现状及潜在的隐情,感觉中国式的MBO根本不单是纯粹的管理层对国有资产的窃取,而是在监管缺位下的整个利益共同体的共谋。如今再提国有企业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但愿国资委的监管能力跟上了,否则又是一波群鸦盛宴……
评分亚洲国家的银行,由于是家族银行,亚洲国家没有实施 LBO 的条件。
评分从外部公开研究的角度看,书中所质疑的操作在现实中是很难被证明或证伪的,甚至恰巧出现了预言的结果甚至不能简单归纳为财务技术的推断结论;倒觉得方法论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