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濛,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展示设计和产品设计研究和教学,并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浙江安吉博物馆(中国生态博物馆)、渡江战役纪念馆、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铁路馆、奥林匹克公园路灯设计、箭牌卫生洁具设计等,与人合著《展示•观念•设计》等。
《设计的原点:中国方式与生活特色》主要内容简介:中国现代设计的关键点是什么?其中国特色又是什么?在设计迷茫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当下,《设计的原点:中国方式与生活特色》通过聚焦现代大众产品的设计,结合大量案例的分析,全面梳理了现代设计与中国特色的源流、理论与现实,探讨了中国特色设计的关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建构中国特色设计的多元化方式,并重点强调了回到设计的原点,从生活方式去探寻中国特色设计的道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其它著作大多只是说放个传统图案、造型的中国风格设计都是垃圾,但具体怎么继承与创新并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中国风格也没说明白。而这本书感觉把中国风格是什么和怎么做讲得明明白白,绝对是相关领域最好的一本著作! 曾经在学校组织到杭州的from余杭设计图书馆里偶然看到的,感觉运气真的是好
评分目录设定还不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评分马克思政治学的写作方法……竟然也不太讨厌,甚至条理分明,用词准确,我还挺喜欢读这种的,反而不费力。但是第二章往后开始讲中国特色,一是虽然不断造词列点,实则重复啰嗦,二是这些总结实在是太早就烂熟于心:工与艺分离、元素生硬附着....合书两个发散:材料上竹子、竹篾、或者是“竹感”工业量产,跟现代设计的结合应该不错;想起很早以前一个商业性产品的小组作业,做过西式多士炉的中国市场调研,虽然彼时建模渣渣,最后成品有点垮,但此刻觉得“做符合中国家庭早餐使用习惯的多功能早餐机”的结论还是无误,感觉现在各个短视频平台都还蛮追捧小炊具的,形象元素也完全可以中式全新。(OK我刚刚去搜了确实冒出来很多这种产品… (所以我说得对!(挽尊
评分清晰的研究框架,看前1.5章有思维的创想,第三章只看新中式与另辟蹊径。第四章是从产品历史与地域差异看如何改进,第五章是事理学的设计研究案例(可以看柳冠中事理学方法论的案例)。最后回顾整体研究理论,总结上升。想要了解现代设计与传统的关系及怎么做,看前1.5章就能给思路。本书书也是给本科生很好的自主研究学习的案例,不难读懂,偶尔嫌烦。
评分收获颇多,从12年出版到现在,社会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从理论到实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