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璿,字仲衡。後以名字難認,改今名。1909年1月生於河北香河一農傢。1929年畢業於通縣師範,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先後任教於中學和大學。建國後就職於人民教育齣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先生涉獵廣泛,博聞強記,遍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諸多領域,人稱“雜傢”。自覺較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和人生哲學。晚年為文,以“忠於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以真麵目對人”為信條。自20世紀80年代始,十餘年間,相繼有《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文言常識》《順生論》《說夢樓談屑》《流年碎影》《說夢草》《散簡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記舊人舊事,或談學論理,或探究人生……鈎玄提要,百煉工純,以其見識之深邃,文筆之獨特,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本書是張中行先生晚年寫的一本關於詩詞讀寫的普及讀本,目的“不是培養詩人和詩論傢,而是讓活動於街頭巷尾的一般人”也可以領略詩詞的美,或者也可以隨手寫一兩首詩詞。因此語言平易、親切、要而不繁。將詩詞的押韻、平仄、格律、變通、對偶、選體、用典、工具書等條分縷析,講解得深入淺齣、趣味盎然,既有理論性又便於實踐,為詩詞愛好者指明瞭詩詞讀寫的門徑,對初學者具有潛移默化地啓迪作用。
话不多说,直入山门。 1 语言略嫌冗余,许多事情完全可以用一句或两句话说明白,张先生却要打比喻说闲话,不知道是不是存了为初学者指路的心思,若是如此,也无可厚非。不过本书其实并不适合初学,此处后谈。 2 诗词之道,如何略窥门径,如何登堂入室,如何妙手偶得?本书说...
評分话不多说,直入山门。 1 语言略嫌冗余,许多事情完全可以用一句或两句话说明白,张先生却要打比喻说闲话,不知道是不是存了为初学者指路的心思,若是如此,也无可厚非。不过本书其实并不适合初学,此处后谈。 2 诗词之道,如何略窥门径,如何登堂入室,如何妙手偶得?本书说...
評分这些年乱七八糟看了一点诗词丛话、选本甚至囧话。当我看到某些年轻人歪嘴和尚念经一样的“诗话”,曲解古人作品甚至人格的“大作”都能够热卖的时候,我终于知道不花巧不炒作、文字浅显而循序渐进的作品是多么难能可贵。 这本书便是这样的作品,许多道理和入门方法都深入浅出...
評分话不多说,直入山门。 1 语言略嫌冗余,许多事情完全可以用一句或两句话说明白,张先生却要打比喻说闲话,不知道是不是存了为初学者指路的心思,若是如此,也无可厚非。不过本书其实并不适合初学,此处后谈。 2 诗词之道,如何略窥门径,如何登堂入室,如何妙手偶得?本书说...
掰餑餑說餡兒。透亮兒。
评分金針度與人之作。張中行有約三十年的時間不能寫作,許多辰光就耗在舊體詩詞上瞭,尤其被下放乾校及趕迴農村老傢的若乾年,手頭無什麼書,全靠吟寫舊體詩支撐。
评分羅嗦瞭點,但觀點還不錯
评分從知到能,要翻越多少座山呢?
评分這是一本教人怎麼寫詩的書,說實話,看不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