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瑣話

負暄瑣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璿,字仲衡。後以名字難認,改今名。1909年1月生於河北香河一農傢。1929年畢業於通縣師範,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先後任教於中學和大學。建國後就職予人民教育齣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先生涉獵廣泛,博聞強記,遍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諸多領域,人稱“雜傢”。自覺較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和人生哲學。晚年為文,以“忠於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以真麵目對人”為信條。

自20世紀80年代始,十馀年間,相繼有《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文言常識》《順生論》《說夢樓談屑》《流年碎影》《說夢草》《散簡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記舊人舊事,或談學論理,或探究人生……鈎玄提要,百煉工純,以其見識之深邃,文筆之獨特,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張中行
出品人:
頁數:299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2
價格:2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083248
叢書系列:張中行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張中行 
  • 隨筆 
  • 散文隨筆 
  • 文學 
  • 民國文人 
  • 舊人舊事 
  • 散文 
  • 記憶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張中行先生所著“負暄”三種(《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是其從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陸續麵世的三本散文集。所記多為舊人舊事。記人,則既有如雷貫耳的大傢,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奇人異士;記事,則既映齣曆史的嬗變與物事的變遷,又不乏愛硯與愛螳螂的抒懷短章。文中處處體現著張老的卓識與深情,輕鬆中寓嚴肅,幽默中帶淚水。用衝淡雋永的筆觸記可傳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被譽為今世的《世說新語》。讀來如行去流水,文字清淡卻迴味悠長。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负暄琐话》我是求了很久,都不曾得其一睹的。曾到深圳书城查询,工作人员告诉我已经许久不曾有张老的这本册子售卖,唯剩《顺生论》还有售,惋惜之余,很是不甘。终于得助于深圳大学的周小姐,帮我从其深圳大学图书馆借到黑龙江出版社89年9月版,才得偿所愿。这里再次感谢周小...  

評分

評分

3月1日影响了我阅读的人去了 中行先生远行了,又是一位大师的离去.与启功巴金费孝通等位的离去的不同的是这次我感到揪心的痛,为中行先生。对于先生我是千万拥趸中最普通的一个,可先生对于我却是影响了我终身阅读的人。 先生多疑、先生质疑、先生不信仰、先生...  

評分

評分

《负暄琐话》我是求了很久,都不曾得其一睹的。曾到深圳书城查询,工作人员告诉我已经许久不曾有张老的这本册子售卖,唯剩《顺生论》还有售,惋惜之余,很是不甘。终于得助于深圳大学的周小姐,帮我从其深圳大学图书馆借到黑龙江出版社89年9月版,才得偿所愿。这里再次感谢周小...  

用戶評價

评分

毫無印象(x

评分

張老爺子的文筆很凝練,各種故事和人都說得透徹,短小的篇幅裏蘊含著種種深情——對師友,對故人,對記憶。讀完這書的時候,需要負暄取暖的鼕天已然要過去瞭,但這瑣話卻不會被忘記。

评分

等人的間隙,重讀瞭一遍中華新版。說起來,張老的書一齣手便近乎絕唱,後來步韻者都遠遠不及那麼乾淨、疏朗。

评分

毫無印象(x

评分

毫無印象(x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