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枣,1962-2010,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诗人,是中国先锋诗歌的代表人之一。二、生平 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考入四川外语学院念硕士。1986年出国,常年旅居德国,曾获得德国特里尔大学文哲博士,后在图宾根大学任教,归国后曾任教于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国内出版的诗集有《春秋来信》,代表作包括《镜中》、《何人斯》等。2010年3月8日凌晨4时39分因肺癌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去世,享年48岁。
《张枣随笔选》是继《张枣的诗》之后,诗人张枣的又一本书。张枣人生履历丰富,生性萧散不羁,常着迷于食色趣味。 这本《张枣随笔选》荟萃了他生前为数不多的散文作品,其中包括散文诗、序跋、演讲稿、课堂讲稿、访谈和少许译文。纵览张枣的散文作品,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如下优异性:在修辞上,他借重丰厚的西方语言文学素养和眼界,有意识地采集古典汉语中各种“甜” 的元素,发明了一种儒雅而精确的文风;在精神内涵上,他力图因地制宜地在生活中萃取出那些最不可思议的、最能安慰我们的存在的部分,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即寻找内在于生活的秘密庆典。
一个死者的文字 要在活人的腑肺间被润色 ——奥登《悼念叶芝》 对张枣的了解,很多人都是从《镜中》开始的。成名作是那么美好的东西,甚至美好到足以掩盖一个诗人一生中的其他创作,戴望舒就恨于走不出“雨巷...
评分《张枣随笔选》在这个盛大的夏天轻盈问世了。它的出版与其说是一次追加的秘密庆典,不如说,是诗人从他过早搭乘的那节地铁车厢里重新走了出来。为了恢复宇宙内部那个似是而非的正常编码,他要去赶赴一场与母语的约会:是啊,我又来了。永远都说不完的再见(让·科...
评分1. 高度自觉的诗人 不能免俗,惊艳了的第一句是“每当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然而读完《张枣的诗》,偶有领会,大部分迷茫。对于希望凡事问个“why"的人实在难以容忍,就入手了这本书和《亲爱的张枣》。 很惊讶,这是个逻辑和理论深刻,并在这种理性的引导下...
评分1. 高度自觉的诗人 不能免俗,惊艳了的第一句是“每当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然而读完《张枣的诗》,偶有领会,大部分迷茫。对于希望凡事问个“why"的人实在难以容忍,就入手了这本书和《亲爱的张枣》。 很惊讶,这是个逻辑和理论深刻,并在这种理性的引导下...
评分一个死者的文字 要在活人的腑肺间被润色 ——奥登《悼念叶芝》 对张枣的了解,很多人都是从《镜中》开始的。成名作是那么美好的东西,甚至美好到足以掩盖一个诗人一生中的其他创作,戴望舒就恨于走不出“雨巷...
很好的一本集子。
评分二月开白花 你逃也逃不脱
评分很好的一本集子。
评分嘛翻开来竟然大部分是诗评坑爹呢。但是起篇的枯坐写"这个时代连失眠都是枯燥的,因为没有令人心跳的愿景。"还是很能在心上打上几拳的。张枣的文字果然是极好的,是那种虽然强调空虚克制但依然很温柔的好。
评分或许是因为那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我开始被这个诗人吸引。晓渔老师在《重返公共阅读》中评价他“很现代、很古典,很西方、很中国,很先锋、很传统”,确实如此。张枣说“诗歌开始于散文停止之处”,而这集散文选便在与诗的交融间书写诗歌的不凡——隐秘,缓慢,宽慰,去记录除了那句话之外无法表达的东西。在“丢失”的时代里,唯有诗人“换上桃花的心情”,复得真实的表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