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爱尔兰著名的现代派小说家,他历时七载完成了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小说的主人公布卢姆是都柏林一家报纸的广告推销员,作者用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这个彷徨苦闷的小市民和他寻欢作乐的妻子莫莉以及寻找精神之父的青年学生斯蒂芬这三个人一昼夜中的经历,实质上是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孤独与绝望的写照。作者把小说的主人公和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斯)相比拟.把他在都柏林的游荡和尤利西斯的十年漂泊相比拟。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广泛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形成一种崭新的风格,成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他不仅在遣词造句方面刻意创新,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引语和神话。小说出版后,其中某些词句被认为“淫秽”而受到指摘,因此长期被禁止在英美发行,直到1933年这部巨著才得以公开与英美读者见面。

译者研究本书多年,其译文忠实流畅,而且还对众多典故、引语等作了详尽的注释。

出版者:外国文学出版社
作者:[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出品人:
页数:295
译者:黄雨石
出版时间:1998-08
价格:13.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1601516
丛书系列: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新版)
图书标签:
  • 乔伊斯 
  • 意识流 
  • 爱尔兰 
  • 小说 
  • 詹姆斯·乔伊斯 
  • 文学 
  • 外国文学 
  • Joyce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说明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爱尔兰著名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最成功的意识流小说之一。本书情节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完全是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反映出来的。书中的主人公斯蒂芬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祖国、家庭和恋爱等都有源于而又反乎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看法,基本上是作者青年时期的自我写照,因此本书对研究作者及其意识流写作有很大参考价值。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原文Stephen went on:     ——Pity is the feeling which arrests the mind in the presence of whatsoever is grave and constant in human sufferings and unites it with the human sufferer. Terror is the feeling which arrests the mind in the presence of whatso...  

评分

一个月左右读完,当然不是一直读,偶尔读,最涩记录是一个多小时只盯着一页的一段话的几个词汇看,总之非常伤神经了,乔伊斯说过,他就想伤人。不能说是纯文本阅读,这目前被归为文学流派中意识流的代表作品所产生的艺术感觉远超于所定义的。可以说,我们先不急着对号入座,这...  

评分

Cranly pointed his long forefinger at him. “Look at him!” he said with scorn to the others. “Look at Ireland's hope!” They laughed at his words and gesture. Temple turned on him bravely, saying: “Cranly, you're always sneering at me. I can see that. ...  

评分

“我将去面对无数的现实经历,将在我那灵魂的作坊里打造我的民族所不曾有的良心。” 读到这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结束了。当我怀着难以平复的激动心情合上书页,这本薄薄的小说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荡起层层的涟漪,我的视线不禁长久的停留在封面上方小说题目里的这几个字上...  

评分

读乔伊斯读得太晚,一如我的冗杂浑沌的人生,早早蜷于幻想,耽于审美。 一面如此渴求着真实,一面却缘木求鱼般久久踯躅在封闭、自溺的体系。 执着于愿望,却忽视了能力;逃避丑恶,却也逃避了责任;厌弃功利,却甚或因此早早迷失自我的方向。 乔伊斯的身上有如此深厚、宽广...  

用户评价

评分

02年买到现在终于读完。

评分

一本真正对味的乔伊斯! 年轻,有劲儿,恰到好处! 大段如诗般的描写和精妙的对白、观点又毫无《尤利西斯》连篇累牍让人疲软的比喻(当然《尤》的第一章还是无与伦比的!!)~充分让人见识到了一个年轻而牙尖的斯蒂芬哈哈!乔伊斯24岁就写了这书,对我而言也是个激励~ 我看我还是有必要继续以小说辅佐非虚构类的阅读八!

评分

看不懂

评分

不是我喜欢的作品。一开始先摆出一幅意识流的架势,随即就患了动脉硬化,当中又丢出宗教(忏悔)和美学(辨析)两块花岗岩,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最重要的是,全篇小说没有表现出什么令人惊喜的东西。

评分

在宗教与美学的两级不尽摆动的玻璃珠游戏,每一喘息间都埋藏着推动西绪弗斯的沉重巨石。艺术家即是旁逸斜出的异教徒,是灵感与思辨的永动机,却缺失了明晰易辨的纹身而不得不泯然众人。此书前半部对快速记忆及区分人名水平要求极高,可充当此技能资格认证考试大题(本人并未pas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