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萨义德 回忆录 传记 自传 格格不入 美国 三联 文学
发表于2025-02-14
格格不入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写得没有想象地好
评分最后50页才开始有意思。
评分本书关键词:有钱,任性,妈宝。没了。
评分失去重心的萨义德;散漫的记叙炙烤着残留余温的意义;他所展示的不再是骨架,而是外观;「格格不入」指向了仪态,而非精神,于是他变成一个不完整的人;如今,「萨义德」是一个光荣的词汇,因他如此巧合地为这个生硬的时代作了如此重大的代言。
评分“我很快就知道 相对客观的指标 诸如成绩分数或者比赛胜利 让你有资格获得一个角色或身份 但你永远无法发现你为什么 或者在什么基础上被评断 比如我就被断定不足以担任任何角色 可是我很快发现 我需要时时提防学校权威 需要发展一套机制或冲力 才不致被吓退 因为他们尽力让我闭嘴 使我成为他们希望的样子 我由此开始终身的一场奋斗和尝试 就是破解一个权力的任性和伪善 这权力的权威完全立基于它作为道德代言人的意识形态自我形象上 行事诚信 目的单纯 依我之见 这权力之不公平 主要在它有特权改变它的评断依据 今天你是完美的 明天却被打成道德败坏 即使你的行为毫无二致” 屈辱,懦弱,孤独;持久的挣扎和怀疑,挥之不去的阴影和失望;关闭外界干扰,把自己沉浸在书和音乐里;一生颠簸,选择任何地方都在寻找失去的家的影子。
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1963年起为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代表性著作有:《东方学》(1978;曾获美国国家书评家奖,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中译本)、《巴勒斯坦问题》(1979)、《世界・文本・批评家》(1983)、《文化与帝国主义》(1993;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中译本)、《知识分子论》(1994;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中译本)以及《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1969-1994》(1994)等。萨义德还是有名的乐评家、歌剧鉴赏家、钢琴家,并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辩的代言人。
作为一个离乡亡国多年之人,面对随时可能的死亡,萨义德恳切回顾自己的人生,寻根溯源,追忆他要求严格、给他“维多利亚式”教育的父亲,和令他终生仰慕、给他鼓励但又暖昧矛盾的母亲,以及成长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他以今日之我探索、书写昔日之我,与内在自我重建关系,与已逝的父母修好,并试图以个人的方式为民族争回历史:他把自己分作两半的阿拉伯经历和美国经历统合为一,以不协和的身份为被压迫的、沉默的巴勒斯坦代言呐喊。
本书也是一个关于背井去乡和流离飘泊的故事。但萨义德发现,由此导致的身份的割裂、多重与流动实乃幸事一桩。他曾言:在哪里都不要有太多“家”的感觉。“格格不入”最终成了他的主动选择。
萨义德博士的心血杰作,细述幽微之处读来颇为动人,决不亚于一部伟大的断代史。既饱含深情,又绝不故布疑阵、引人误入歧途。透过他多年的省思注视,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人物将再次跃然纸上。他们是这样活灵活现,血肉丰满,令人不禁赞叹著述者的精妙笔力和对生活的洞彻感悟。 我们...
评分我鲜有把书看破的经历,迄今仅只两次,第一次是小学时代的某个夏天,躲在悠长的阴凉里翻看前四十回水浒,家里藏书适宜我阅读的不多,所以只好将它翻来覆去读,一个夏天下来,书也提前成了秋天的黄叶,纷纷凋零,“你一点都不知道爱惜书”,小气的父亲抱怨道,我赶紧跑开了,...
评分从广义和终极的角度看,人生无时无处不在流浪。 似乎也正因此,怀念故土和留恋往昔才成为珍贵的情感体验-----某种略带苦涩的甜蜜。 我还没有宗教信仰,如果个人的某些理念不算宗教的话。但因莫名其妙地进入了“知识圈子”,所以大致能理解知识人的心理。 2001年看了奥古斯...
评分最近常说这个写法,纵横交错,时空腾挪,刚看的时候很懵懂,快看完的时候则意犹未尽,作者对自己足够剖析,似乎这是西方知识分子的传统,像最近的《剥洋葱》,说幼年的“自我滥用”,成年后的“远近爱恋”,对自己不留余地的心理分析,自然而不做作,颇有屈原所谓“色而不淫”...
评分正在读这本书。 其实买回来已经很久了,等到大陆版出来,用的就是台湾的译本,还没有读,不禁有点心疼银子(在香港买台湾版的这本书,比大陆版贵了四倍阿,555555555),还是没有读。 不过大陆版的译名是对头的,切合萨伊德的这本书的主旨,台湾版就有点太琼瑶了。 萨伊德的几...
格格不入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