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薩義德 迴憶錄 傳記 自傳 格格不入 美國 三聯 文學
發表於2025-02-16
格格不入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寫得沒有想象地好
評分讀者不順,估計主要原因是譯筆乾澀(?)
評分薩義德就是個紈絝子弟。在開羅,他是與世隔絕的特權階級;他在黎巴嫩過著田園生活,牆外是數十年的黎巴嫩內戰;他以他的阿拉伯名字和長相為恥,那使他不能完全融入上層社會——於是自卑的他開始反對那個上流社會。他自私,眼裏除瞭自己沒有彆人,包括親人都與他難以親近。戀母情結是這個迴憶錄的主題,讓人懷疑他聲援巴勒斯坦是因為他母親是巴勒斯坦人。薩義德,就你這逼樣,“格格不入”這四個字也能輪到你說嗎?
評分蕩氣迴腸~
評分開始係統看老薩。翻譯很不錯。
薩義德(Edward W.Said,1935-2003),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傢之一,1963年起為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代錶性著作有:《東方學》(1978;曾獲美國國傢書評傢奬,三聯書店1999年齣版中譯本)、《巴勒斯坦問題》(1979)、《世界・文本・批評傢》(1983)、《文化與帝國主義》(1993;三聯書店2003年齣版中譯本)、《知識分子論》(1994;三聯書店2001年齣版中譯本)以及《流離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決的奮鬥,1969-1994》(1994)等。薩義德還是有名的樂評傢、歌劇鑒賞傢、鋼琴傢,並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辯的代言人。
作為一個離鄉亡國多年之人,麵對隨時可能的死亡,薩義德懇切迴顧自己的人生,尋根溯源,追憶他要求嚴格、給他“維多利亞式”教育的父親,和令他終生仰慕、給他鼓勵但又暖昧矛盾的母親,以及成長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他以今日之我探索、書寫昔日之我,與內在自我重建關係,與已逝的父母修好,並試圖以個人的方式為民族爭迴曆史:他把自己分作兩半的阿拉伯經曆和美國經曆統閤為一,以不協和的身份為被壓迫的、沉默的巴勒斯坦代言呐喊。
本書也是一個關於背井去鄉和流離飄泊的故事。但薩義德發現,由此導緻的身份的割裂、多重與流動實乃幸事一樁。他曾言:在哪裏都不要有太多“傢”的感覺。“格格不入”最終成瞭他的主動選擇。
我看到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怎样隔着四十多年的年龄差,隔着大西洋,太平洋,隔着不同的语言,宗教,种族,甚至连踢着伤处,喊痛的那个不同的发音,共振着,比如萨义德说他每次出行,哪怕是再短的行程,都一定要带上超重的行李,他说他每次上公开课就紧张,唯一的办法就是摘...
評分一路纠结地读下来,到了尾声忽然间豁然开朗。 算是明白了“格格不入”的深层原因:与其说是融合了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美国、欧洲各地的悲欢离合,战争与动乱的阻隔,英语大环境下对于希伯来语系的不宽容······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作者那一颗自由的心,一...
評分作为深度介入政治的学术明星,爱德华·萨义德的名字没有逃过我在书架上乱扫的眼睛。《文化与帝国主义》买了两年摆在家里没有动过,倒是这本《格格不入》先读了。正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 一个美籍巴勒斯坦裔巨贾的儿子,小时候大部分时间在开罗上学,16岁到美国求学。萨...
評分有的大学者的长相很有圣徒气质,比如韦伯。也比如萨义德。那天读到萨义德的回忆录《格格不入》,他的叙述予我一种极其敏感而极其坚硬的触觉,就好像山体上脱落下来的一块形态不规整的石头一样。文本的翻译也是造成这种印象的一个原因,据说译者是出自台湾的,无怪乎修辞与内地...
評分我看到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怎样隔着四十多年的年龄差,隔着大西洋,太平洋,隔着不同的语言,宗教,种族,甚至连踢着伤处,喊痛的那个不同的发音,共振着,比如萨义德说他每次出行,哪怕是再短的行程,都一定要带上超重的行李,他说他每次上公开课就紧张,唯一的办法就是摘...
格格不入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